中读

​隶书与八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6·阅读时长6分钟

123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020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刘涛)


( 曹魏《正始石经》 )

隶书的演变

“隶书”之名,初见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秦始皇时“始建隶书,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考古出土的秦简墨迹证实,战国后期的秦国已经使用隶书。“隶者,篆之捷也。”打破了篆书裹束的结构,因其简便,这种草率的俗写体渐渐变成文吏间通行的书体。秦朝扫灭六国,疆域广大,从中央到地方,需要通过文书进行管理,文书数量剧增,隶书“约易”而实用,所以承认了它的合法性,列入“秦书八体”,推向全国。因是早期隶书,而且流行秦朝,后人称为“古隶”、“秦隶”。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隶书是“秦始皇使下杜人程邈所作”。经过历代加工,这个传说在唐朝演绎为一个完整的故事:“程邈字元岑,始为县衙狱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益大、小篆而为隶书三千字。奏之,始皇善之,用为御史。以奏事繁多,篆字难成,乃用隶字,以为隶人佐书,故名隶书。”程邈造隶书之说,裘锡圭分析:“在隶书逐渐形成的过程里,经常使用文字的官府书吏一类人一定起过重要作用,程邈也许就是其中起作用比较大的一个;也有可能在秦的官府正式采用隶书的时候,曾由程邈对这种字体做过一些整理工作,因此就产生了程邈为秦始皇造隶书的传说。”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59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钓鱼岛的国际政治地理

10年保钓那些人与事

98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