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拯救花样滑冰——技术与想象力同样重要

作者:朱步冲

2018-02-26·阅读时长3分钟

68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16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2月21日,第24届国际大冬会花样滑冰冰舞创编舞比赛的俄罗斯选手 )

爱玛·菲比斯的工作是利用CG电影制作中的动态捕捉系统,考察运动员躯体在冰上运动时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通过计算机的模拟程序,可以让教练和医务人员彻底明了每个动作与运动员身体具体部位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使运动员在实际尝试新动作之前就能了解动作的危险性和注意事项。“一些细微的调整就可以让动作变得更完美,比如臂膀的倾斜程度、伸展腿与冰面的角度。一味用力和过量的反复联系只会导致不必要的受伤。”菲比斯告诉本刊记者,“比如塔拉·李平斯基与关颖珊都曾饱受臀部伤病的困扰,因为以往教练通常不会注意这些问题,没人告诉这些年轻的职业选手说,你今天在冰上已经跳跃太多了。”

对全球所有职业花样滑冰运动员来说,挑战自身平衡力、技巧和想象力的极限,不可避免地会使自己暴露在各种危险之下。尤其自2003年,国际冰联竞赛规则改变,对选手们在体力和精神上的要求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如今,赛事裁判开始对每个动作单独评分,在节目后半段出现的高难度动作往往会获得额外分数。”美国花样滑冰联合会竞技指导米奇·梅尔早就说过,“这使越来越多渴望获取名次的选手倾向于在筋疲力尽时还要竭力完成一些不可思议的跳跃,然而一次失误葬送的不仅是比赛,而可能是他们的整个运动生涯。”

文章作者

朱步冲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人

前《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现互联网媒体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穿普拉达的人

中国消费者改写奢侈品消费规则

77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