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星
2018-02-26·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180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王星)
赐葬地、葬费并准“以陪臣礼葬阜成门外二里沟嘉兴观之右”,这该算是利玛窦身后得自明神宗的极大恩宠。在利玛窦之前,按照明朝的规定,所有外国传教士的遗体都必须运至澳门,葬入澳门神学院的墓地。御赐的这片葬地传教士们最终得来并不容易。曾有反对者质疑:“诸远方来宾者,从古皆无赐葬,何独厚于利子?”相国叶文忠答:“子见从古来宾,其道德学问,有一如利子者乎?姑无论其他事,即译《几何原本》一书,便宜赐葬地矣。”
一部《几何原本》,给利玛窦换来了死后容身之所。当然,利玛窦一生在中国的著译远不止《几何原本》一部。且不论那张著名的《坤舆万国全图》,收入《四库全书》的就还有《辨学遗牍》、《二十五言》、《天主实义》、《畸人十篇》和《交友论》。《交友论》是1595年利玛窦在南昌应建安王之请编纂的,汇集了近百则西塞罗、爱拉斯谟等人论友谊的格言,以“友之职,至于义而止焉”这样的论语体演绎为中文,是利玛窦第一部中文著作。《交友论》问世后大受欢迎,所载格言被其他文人频频引用。不过,这还不是利玛窦最受欢迎的中文著作,真正达到“老少咸宜”程度的其实是一本《四库全书》不屑收录的小册子:《西国记法》。
为唤起中国人对自己所代表的文明的兴趣,当年的传教士可谓想尽了办法。在南昌停留期间,利玛窦就经常在各种宴会上表演自己超强的记忆力:请客人在纸上任意写出许多互无联系的汉字,当众朗读一遍,然后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随后还要倒背一遍。依照《利玛窦中国札记》的记载,利玛窦很清楚自己这一才艺会产生如何震惊四座的效果,“因为中国人要比其他民族更为不断用力地把整卷的书都背下来”。果然,在座的尊贵客人们纷纷拜利玛窦为师,江西巡抚陆万垓甚至约请利玛窦将这种记忆法著述成书,于是有了《西国记法》。
发表文章4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212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