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不“德国”的德国队

作者:陆晶靖

2018-02-26·阅读时长4分钟

49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346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陆晶靖)


( 5月31日,在德国莱比锡举行的热身赛上,德国队球员穆勒(前右)和以色列队员在场上激烈拼抢 )

2003年6月的一天,德国和冰岛在欧洲杯预选赛里互交白卷,主教练沃勒尔坐在场边等着赛后采访。曾经夺得1974年世界杯的内策尔在一边分析战术,沃勒尔没听几句就开骂:“我受够了这些废话!”840万德国人通过电视看到了这一幕,他们都知道这支球队不改不行了。从1998年开始,德国足球就被马特乌斯、克林斯曼、基尔斯滕等老将的迟暮时光笼罩,尽管卡恩帮助德国队在日韩世界杯上打进了决赛,但队内其他人的表现乏善可陈。人们谈论着越来越笨拙的“德国战车”,好像他们除了强壮的身体和不屈的意志之外什么也没有了。

列宁曾经嘲笑德国人死板不懂何为革命:“就算他们要占领火车站,也要先买站台票才上月台。”不过在10年前的7月份,在狼狈地取得了一个世界杯亚军之后,德国人真的开始寻找通向未来的车票。极大规模的青训计划展开了,从2002/2003赛季开始,全国范围内建立起390个基地,39个青训专家和1200多名教练在其中工作,共有2.2万多个天才少年被送到这些基地训练。从11岁到17岁,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这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足球青训计划,德国足协除了为此每年花掉1000万欧元以外,还和德甲各大俱乐部也打好了招呼,这些孩子们将优先进入他们的第一梯队。2006年世界杯上,这个计划初见成效,21岁的施魏因施泰格和波多尔斯基进入了国家队。如今他们已经是德国队中的领军人物,施魏因施泰格甚至完成了从中前场队员到后腰的位置转换,成为如今这支德国队的攻防枢纽。

德国最著名的足球杂志《踢球者》说,坦克连如今变成了游击队。本届欧洲杯上的德国队平均年龄只有23.8岁,技术细腻、攻防转换快速,风格上和皇家马德里以及巴塞罗那都有相似之处。连贝利都说,看如今这支德国队踢球是一种享受。这支队伍的不少主力成员已经有过欧洲冠军的经验:2008年的U19欧洲杯冠军、2009年的U17和U21欧洲杯冠军,历史上第一次有一个国家在两年内拿下了所有欧洲青年锦标赛的冠军。土耳其裔球员厄齐尔是这三支青年军中涌现的最耀眼的明星,24岁的他已经接替了卡卡成为皇家马德里进攻端的组织者,德国队在中前场的灵感也将主要来源于他。克林斯曼和勒夫成功改变了德国足球的思路,和卡恩时代依靠强壮的身体打防守反击相反,现在的德国队完全把重点放在了地面传切。这样一种模仿巴西的打法让世界眼前一亮,德国队既有强壮的身体,又在传接球上做到了尽量简洁和快速。勒夫在接受《踢球者》的采访时说,这次欧锦赛德国队将祭出全力进攻的阵型。2010年世界杯上,这支青年军还可以在面对阿根廷的时候故意收缩打防守反击,但已经知道厉害的其他对手不会这么轻易地送出机会,破密集防守成了第一要务。勒夫的思路和瓜迪奥拉相似:丢球后立即在对方半场反抢,用中前场球员压制对方。在防守端,德国队员的身体条件远优于巴塞罗那队员,对方如果采用铁桶阵,伺机长传找前锋的战术,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文章作者

陆晶靖

发表文章1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2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李嘉诚财富分配逻辑

家族企业 传承与风险

101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