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暴力之花《泰特斯2.0》

作者:石鸣

2018-02-26·阅读时长13分钟

39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926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石鸣)


( 《泰特斯2.0》剧照 )

《泰特斯2.0》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戏剧,导演邓树荣把它称为“说书版”,而把2008年第一次排的《泰特斯》称为“戏剧版”。在“2.0”中,原剧本所有角色的对白都被改成了第三人称的叙述,听起来更像是《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中的一章,而非一部莎剧。一开场,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的7个演员脱去便装,叠好,全部黑衣黑裤走上舞台,他们时而叙述,时而扮演,时而评议,在不固定的角色之间来回转换,跳进跳出,并伴以饱含张力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道具不过是7把椅子,灯光极简,现场音乐极简,唯一突出的是演员作为人体的存在。从香港到北京,演出结束后,评论界都纷纷给这个剧极高的赞誉,说这才是真正的“肢体剧场”、“质朴剧场”。

其实《泰特斯》并不是一部易于流行的戏剧。更准确地说,它是莎士比亚37个剧中最受忽视的剧本之一。1721到1852年间,《泰特斯》一剧从未上演过。整个19世纪,这部戏只被演了3次。20世纪在西方的两次轰动性演出,都是演出剧团为了凑齐演全莎士比亚所有剧目的纪录,才把《泰特斯》搬上舞台。在中国,《泰特斯》唯一的上演记录,是1986年第一届莎士比亚戏剧节上,由上海戏剧学院的师生搬演。

不受欢迎的原因大部分和剧情有关。这个戏是莎士比亚最早的一部悲剧(据考证他完成此剧时不满30岁),也是最暴力、血腥的一部莎剧,全剧共13次凶杀,两次碎尸和一次强奸,一共断了3只手,结尾是一场人肉宴席,母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下了自己儿子的肉做成的馅饼。这些离奇的暴力情节在《泰特斯》写就的英国伊丽莎白时代因投合观众的胃口而走红一时,却使这个戏在之后的350多年间备受争议,甚至有人怀疑它不是莎士比亚的作品。

文章作者

石鸣

发表文章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1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李嘉诚财富分配逻辑

家族企业 传承与风险

101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