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义乌小商品市场:赊销的纠纷

作者:丘濂

2018-02-26·阅读时长13分钟

47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575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丘濂)


( 30岁出头的印度小伙子马诺吉·坎萨在义乌经营一家礼品贸易公司,此刻他正在监督货物装柜 )

中印商人的恩怨

9点之后,位于宾王商贸区的异国风情街才会喧哗起来。尤其是在七街和八街的交口,以住满外国商人的丹霞瑚宾馆为中心的一片区域。由于在义乌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商人最多,这里遍布了阿拉伯风味的餐厅,到处都飘扬着能让人想起沙漠、骆驼和宫殿的异域音乐。门口烤肉摊升腾起的烟雾后面,是三五成群聚拢在一起吸着水烟的阿拉伯客商。有人面前还放着一碟涂满糖霜和蜂蜜的“哈尔瓦”甜点。一位餐厅老板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向我们热情展示水果味道的烟料——很像是晒干后被碾碎的蔓越莓果干。“它的尼古丁含量和焦油含量都很低,义乌的青年男女把抽水烟当成时髦的事情。”夹在几家餐馆当中的是一家叙利亚人开的发廊。“常有中国人好奇地进来想要尝试一下,我们只能说抱歉了,但会用咖啡或茶来招待。我们会剪的发型比较单一,也不适合中国人的脸形。整个义乌大概有7家阿拉伯人的理发店。福田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17点关门。客人吃过饭陆陆续续光顾,一直营业到凌晨1点才关门。”

本刊记者和王凡(化名)就约在了风情街见面。去年12月底,义乌本地的若干位商户与两名印度人所在的外贸公司陷入了涉及1000多万元欠款的债务纠纷。王凡是其中损失较大的一位,是一名水钻的经销商。由于时差关系,他刚刚还在办公室和非洲的商户敲定一笔生意的细节。“买卖还在继续,只是更小心了。全部都要现金结算。”在灯红酒绿的衬托中,他显得面容苍白和疲惫。“自从义乌有了小商品市场,与外商的经贸摩擦一直都有发生。只是这次矛盾因‘外交官晕倒’事件上升到了外交层面,又被印度媒体渲染,才格外引人注意。现在外国客商照来,而风情街总是热闹。一小部分人的经营思路改变了,但是大部分人还是照旧。”接着我们聊到了下雨为义乌带来的凉爽天气。“义乌就是这样。有时候是天堂,有时候又是地狱。”在这次纠纷中,王凡多年的血汗钱所剩无几,“房子也卖掉去还厂家的欠款了”。

文章作者

丘濂

发表文章128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485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毕业于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美食、传统文化和城市话题爱好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李嘉诚财富分配逻辑

家族企业 传承与风险

101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