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6·阅读时长1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029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朱步冲)
落魄江湖仗剑行
欧美国家乃至世界收藏界,对于中国和亚洲兵器发生兴趣的历史并不长,而这股风潮的肇始似乎要归功于两个人:英国古董收藏家W.J.阿尔特以及美国著名动物学家兼博物学家巴斯福德·迪安。前者在1876年,将其毕生搜集的日本刀剑、长兵器、盔甲、弓箭等武具捐献给伦敦贝斯纳尔博物馆。而后者撰写的《日本兵器与盔甲》被载于1921年纽约大都会艺术馆出版的《欧洲与东方盔甲兵器手册》。1928年巴斯福德辞世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从其友人丹尼尔切斯·特弗伦彻处将他收藏的日本与东南亚兵器盔甲数百件悉数购入充当展品。
与这些欧美收藏家截然相反的是,皇甫江的刀剑收藏生涯开始于1994年,一个他“生命中最最低潮的时候”。“其实我的第一件刀剑收藏并不是1998年在美国西雅图一家古董店里,倾囊购买的那把德国索林根军用佩刀,而是一把现在看,根本不入流的日本武士刀仿制品。”皇甫江告诉本刊记者,“那时候在广州一家期货公司做投资顾问,后来破产,跟一群朋友在一起整天醉生梦死,喝多了就在广州高速公路上飙车,结果有一天在南湖用三四十块钱买下了它。”转眼16年后,皇甫江的刀剑收藏数量已经达到了5000把左右,甚至他自己都对这些稀世珍藏的数量和种类都语焉不详:“在美国放了一部分,在自己家里扔着一部分,大部分刀剑买回来后,只是用专用防锈油喷上一层,然后用塑料布一裹,就束之高阁。至于种类,大概90%是中国清代出品的,唐宋两代的珍品有20件左右,汉代之前的一两百件,明代的一两百件。国外刀剑收藏品最多时达到500余件,但是陆续捐赠、出售,也只剩下100件左右了。”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