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大白猪头高高挂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6·阅读时长3分钟

62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15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沈宏非)

追忆上世纪70年代在上海的年货,一定是要从一只猪头开始。猪头于我,在触发回忆的功能上相当于普鲁斯特的小马德兰点心。

猪头这种头,翻出来跟现在的小朋友说,大概是说不清什么头绪的。至于外地的小朋友听了更不信,他们更愿意相信,上海人都应该到新天地去吃年夜饭──简明扼要地说吧,30年以前,中国的猪远不像今天这么多,所以猪肉是紧缺商品,一只猪长了一身的肉,却不会长出两只头来,所以紧缺以猪头为甚。而在汉族的传统习俗中,“猪头三牲”属于祭祀用品,所以会安排在农历年供应,虽然除了自己淡出鸟来的嘴巴之外,也没什么好祭祀的。

不过在食品紧缺时代里却坚持在春节供应猪头,现在想来,估计依然是紧缺的结果。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农历“二月二,吃猪头”的习俗。“二月二”又被称为“龙抬头”,是日北方大地万物开始复苏,农民把最好吃的祭品供给主管下雨的龙王,是为了求得风调雨顺。这当然只是一种说法,事实上,家家户户在“二月二”大煮猪头,说穿了也是“以人为本”的,没那么多的“天人感应”。不好意思地说,是因为初一﹑十五都过完了,猪也杀了,肉也吃了,正月一过,到了“二月二”这个春节中最后的节日,腊月里的猪肉基本上都吃光光了,家家户户唯余猪头一个,“二月二”不吃它又能吃谁?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最想念的年货 | 2013

寻寻觅觅家宴味道

149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