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灾后稻米

作者:邢海洋

2018-02-26·阅读时长3分钟

54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928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邢海洋)


( 芝加哥期交所半年来小麦走势 )

南涝北旱,季风气候下降水的不均衡几乎年年都在上演,只不过今年低温代替了干旱成为北方农作物的主要威胁,而南方则暴雨不减。洪水侵袭下的南方,稻田被毁,部分灾区早稻绝收。不过,天气虽牵动人心,却往往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

7月15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价暴涨,小麦9月合约暴涨37.25美分,收于每蒲式耳5.9625美元,涨幅为6.7%,创下20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小麦带动下,大豆与玉米期价也大幅上扬。这是小麦连续一个月飙升中价格波动最激烈的一次,自6月初以来,美麦价格已经上涨了35%,虽离2008年13美元/蒲式耳的峰值尚有巨大的差距,但已是今年来最大的一次行情。

最初,行情的启动是美国用于乙醇生产的玉米需求量大幅增加,玉米库存下降幅度远远高于分析师的预期。接下来,则是全球粮食主产地连绵不断的天灾信息,美国中西部玉米种植带的强降雨对玉米作物生长造成损害。加拿大小麦委员会6月初预计,加拿大小麦种植带的降雨可能导致800万至1200万英亩的小麦种植区域无法进行播种,而目前已播种的区域面积仅有1915万英亩,为近4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到了7月,欧洲异乎寻常的高温促进小麦过早成熟,降低了产量预期。俄罗斯农业销售研究所预计,受40年来罕见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今年俄罗斯小麦产量将比早先预期减少3.5%,约为5500万吨。相比之下,上年俄罗斯小麦产量为6180万吨,也就是说,减产10%。而作为欧洲小麦主产区的法国和德国小麦单产潜力也将因高温天气而大幅下调。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3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美国文凭大调查

职业经理人的失信代价

214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