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家珍
2024-11-18·阅读时长4分钟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进入《了不起的石窟》。我叫史家珍,是龙门石窟研究院的原院长、研究员,这一讲我来给大家讲一讲龙门石窟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我原来在考古院工作,可以说是一个考古人,2020年调到龙门石窟工作。到了龙门石窟工作以后,我才认识到我原来对龙门石窟的认识非常的肤浅,可以说是过客,看客,甚至是游客的一种肤浅的认识。到了龙门石窟工作以后,我就下定决心好好研究龙门。思考一阵子以后,我才恍然大悟,龙门石窟太了不起了,不仅仅是它的规模,它的艺术价值,包括它的方方面面都是不可想象的一些东西。所以今天我给大家好好汇报汇报我这几年在龙门石窟的一些思考,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认识的龙门石窟。
为什么在洛阳这么长时间的建都,有1500年的建都史?就是洛阳这个城市,它天然的自然环境非常好,现在也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因为它山清水秀,这只是表面的东西,它的内涵更丰富,就是它的自然条件好,自然环境好。然后包括它的地理位置也非常好。“天下之中”,它地表是四面有八个关(注: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大关,合称“八关都邑”)。包括我们的龙门石窟一直叫伊阙,城市易守难攻。然后它地下的地质结构非常的稳固,所以这个地区很少地震,地震级别就是不到三级。然后地下的河流非常的丰富,所以这个地区就是非常适宜建都,所以它的历史的沉淀就很丰厚。
我说在洛阳做考古是我这一辈子很幸运的一个事儿,因为洛阳是一个我们考古人的圣地,为啥?我原来在考古院做工作的时候就告诉我的同伴们,考古是一个良心活,在洛阳是我们做考古人的幸运的事儿,在洛阳做考古有重大发现,是正常的;没有重大发现,是不正常的。我做考古几十年了,有6项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很多都是我主持的,有10多项省级的五大考古发现。不是我有多大能力,就是洛阳地下的,老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丰富的文化积淀太多、太好了。所以我有许多重大考古发现,脑子里边有这么多的信息量,等到龙门石窟才能认识到龙门石窟太震撼了,太伟大了。
再讲讲洛阳那些关于龙门石窟的传说。在龙门石窟它所处的地区,在隋炀帝以前一直叫伊阙,当然还有一些别的名字。“龙门”的名字的由来就是隋炀帝到洛阳以后在邙山,洛阳盆地北边是邙山,邙山上是历代埋藏帝王将相的地方,还有我们的一些平民百姓,埋葬死人的地方,就是“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邙山远眺很有意思的就是一眼望尽河洛盆地。河洛盆地内地美景很多。邙山远眺也是一个,隋炀帝到这以后在邙山远眺伊阙,很为惊喜,问随从官员为啥自古以来没有人在这儿建都?他的原话我不说了。然后他一个大官,官名叫仆射,仆人的“仆”,射是射箭的“射”(注:多音字)。仆射苏威就回答到,大家不是不知道,都知道,但是就等着陛下您来建都。
原文:公元605年,杨广登基。《元和郡县图志》载,杨广带着群臣,登上邙山之巅,眺望伊阙之塞,大发感慨:“此非龙门耶?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很多大臣面面相觑,有一个名叫苏威的大臣站了出来,说:“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
所以隋炀帝就开始在这儿建了洛阳城,用了10个月。隋炀帝很厉害的,龙门的由来就是隋炀帝给它定的名“龙门”。然后在伊阙区域,历史上很多的故事,因为它地理上的位置太重要了,地形也非常险要,对于伊河,就是穿山而过形成一个缺口,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就在那悬崖峭壁上开凿的一些洞窟,像蜜蜂窝一样,密密麻麻的。历史上著名的还有个战役(伊阙之战),别的故事我都不说了,这个可以给大家提一下,就是秦朝著名的将领叫白起,斩杀韩魏,韩国和魏国的联军,斩首24万获得大胜。
历史上很多的故事不真实,我说真实的故事不像我们所理解的,秦朝施行暴政,不是那回事儿。秦国和其他六国不一样,它为啥能够统一六国?历史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强大,首先就是生存出现问题了,要痛定思痛,穷则思变,所以才开始奋起直追。秦国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最初秦国封的它还不是国,封的也不是王,是秦襄公时期,因为救驾有功才给他封了个王。周平王东迁的时候,指着戎族的一些土地,“这些土地分给你了”。然后秦国为了把这些土地夺回来,因为占领戎族的土地就要斩杀很多戎族人,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秦国人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所以它的战斗力是其他六国根本没法比的。所以当时韩国、魏国为了阻止秦国的东进联合和秦国打。就在这个区域,大将白起率秦军把韩魏联军打得一败涂地,斩首24万,史称“伊阙之战”。龙门地区的景色也非常秀美,是我们洛阳八大景之一。(注:洛阳八景分别是,一、龙门山色 二、马寺钟声 三、金谷春晴 四、邙山晚眺 五、天津晓月 六、洛浦秋风 七、平泉朝游 八、铜驼暮雨)
走进珍贵的佛教宝藏中
开启一场石窟漫游之旅
发表文章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