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天铭
2024-10-30·阅读时长7分钟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进入“了不起的石窟”,我是李天铭,是现在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所长,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我所工作的麦积山石窟。
首先,从位置上来说,麦积山石窟在甘肃东部天水市的麦积区,和大家所熟知的敦煌莫高窟正好守在甘肃东西两个最偏的城市。我是文博出身的一位文博工作者,1986年从南开大学毕业以后,前20多年一直在甘肃省博物馆工作,2013年到了麦积山石窟,到现在在麦积山石窟工作也有10多年了。石窟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工作经验才能相对讲清楚,所以我就我11年以来在麦积山工作的理解和体会来说给大家。
古秦州: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节点城市
首先,关于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历史背景。整个中国的石窟寺是从印度或巴基斯坦自西向东传入中国的中原腹地,麦积山石窟处于中原地区偏西的位置,我们的开凿在中国石窟寺里,在中原地区算是比较早的。麦积山石窟的开凿时间,从文献记载来说,明确地可以追溯到十六国的后秦时期,这在中原地区石窟的开凿年代来说,应该是比较早的。比如我们大家知道的云冈和龙门石窟,它们的开凿都是北魏,而我们记载的开凿年代应该是早于它们,在十六国的后秦时期。再一个从洞窟的位置或者石窟选址来说,麦积山石窟本身是一处喀斯特地貌的山形景观,或者是一个奇观,所以早期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在选择开窟地址的时候,有一句话叫做自古好的地方都叫佛教寺院来占据了,所有的石窟寺(地址)选择也一样是这种情况。所以在十六国后秦开窟的时候,开窟的地方就选这了,当时应该是天水地区非常重要的一处自然景观麦积山。
▲ 丝绸之路示意图
像大家了解的,麦积山地处在秦岭西端的小陇山北麓,本身是一座独立的奇峰,这个地区的海拔高度在1600米左右。麦积山这座山看似非常雄伟,也形成一个巨大的自然景观,实际上它整个山体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或者是感觉到那么高,它的山高其实只有142米,但是我们会感觉到它非常宏伟。麦积山所处的天水市,古代叫秦州,秦州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丝绸之路上非常重要的城市,是丝绸之路至长安出发向西行走的丝绸之路南线的第一个最重要的城市节点。
麦积山石窟:连贯东西、沟通南北
古秦州位于从洛阳长安为起始点的丝绸之路的起始段,是丝绸之路陇右道南道的重镇,同时也是关中地区通往南部川渝地区的要冲所在。公元4~6世纪是中国的南北朝时期,秦州地处北朝所统治和管辖的区域范围,先后由氐族所建立的前秦和羌族所建立的后秦,以及其后由鲜卑族所建立的北魏、西魏和北周等多个政权交替统治秦州。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2024年9月11号,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考察时指出,我国四大石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这再一次肯定了麦积山石窟在中国石窟中的地位。在麦积山石窟以西甘肃河西走廊的敦煌市,有中国第一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敦煌莫高窟,在敦煌以西的新疆库车地区,有中国最早开凿的石窟群克孜尔石窟群,在麦积山石窟东北方向的山西省大同市有云冈石窟,在麦积山石窟东边的河南省洛阳市有龙门石窟,在麦积山石窟南边的四川省境内有广汉市的千佛崖石窟,安岳市的安岳石窟群以及重庆市大足石刻群。从石窟的分布图中可以看到,麦积山石窟处于中国石窟分布的中心位置,在中国石窟发展进程中起到了连贯东西、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
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
麦积山石窟开窟的时代,在十六国后秦时期,大家都知道魏晋南北朝整个时期,是中华民族文化融合和民族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由于朝代更迭变化比较多,各个民族建立的政权也比较纷杂,所以更需要一个宗教信仰,来应对这样复杂的局面。所以,在这个背景下,麦积山石窟在十六国后秦时期姚秦时期,就开始了它的开窟或者宣扬佛教教义的阶段。
公元5~8世纪,麦积山石窟作为佛教圣地,是观相坐禅的绝佳之处,是由高僧选址,工匠开窟,在险峻崖壁上营建的石窟群。到西魏时期,西魏皇室将其视为瘗埋圣地,北周贵族为祭祀供奉先人,又开辟了华丽气派、庑殿顶崖阁建筑的代表作品散花楼。北周以后,麦积山崖体又被视作中国的佛影窟和灵鹫山。北朝以后,随着开窟风气逐渐衰落,宋金时期战乱频繁,麦积山地处西部边境,但是地方僧众依然持续修缮和重塑造像,对石窟进行佛教供养。作为古代秦州地区知名佛教景观,麦积山石窟不断有历代文人登临访古,形成了地方知名的文化景观。
它的地理位置,是位于主脉秦岭西端一处非常重要、现在保存依然非常良好的小陇山林区原始丛林中。从文化景观上来说,麦积山石窟也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或中国石窟寺中,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非常好的一处地方。整个麦积山石窟的山形非常奇特雄伟,山上又分布着密如蜂巢的洞窟,洞窟的造像又非常精美,所以这些都构成了麦积山石窟核心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
为何麦积山能保留下来如此多的造像?
麦积山石窟造像,其实我们保留了这么多的造像,现在麦积山石窟整体的情况是一共保有221个洞窟,造像是3000多件,10,632身,壁画保有的量不是很大,有1000平方米左右。这些造像能够保有,我觉得可能:第一,首先是麦积山石窟从后秦开窟一直到明清时期,没有受过特别大的人为破坏。在历史文化遗存保存的过程中,有两种主要的破坏,一个是自然力量的破坏,一个是人为的破坏。麦积山石窟在开窟建造后,受到自然力量的损坏是有的,在唐代发生过级别很大的地震,麦积山石窟整个中区部分都塌陷了,很多可能早期洞窟也都受到了比较大的损害。但是从文献记载也好,从实际保持的造像情况来说,麦积山石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比如包括几次全国范围的毁佛过程中,或者是后来一系列的战争纷乱,或者是这个地方的军阀,或者是西方列强的大规模掠夺行动,在麦积山石窟基本上都没有特别明显的表现。所以由于这样的原因,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麦积山石窟才保留了自北魏到明清时期的大量优美造像。
麦积山独一无二的价值如何体现?
与其他石窟相比,我到麦积山这10年,到最后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就是麦积山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石窟寺之一,前几年在世界文化遗产产生的过程中,或者现在整个对旅游市场的影响过程中,曾经也有提出三大石窟,比如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也有根据单独世界文化遗产产生的顺序时间,把1999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列成中国的四大石窟或者中国著名石窟。这些都无可争议,大家都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但是麦积山石窟有哪些重要的遗产价值?为什么能够从建国以后被列入四大石窟?其实也是我们需要给广大的观众和听众有一个明确回答的责任。我们的相关研究者也在一直考虑这样的问题,怎么能够回答的清楚,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
我觉得首先第一,麦积山石窟开窟的年代在中原地区比较早,明确的开窟时间在十六国时期,从现在记载来说,应该是最早的。关于麦积山石窟最早的造像遗存或者壁画遗存,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一部分学者认为麦积山石窟最早的洞窟,比如74、78窟,洞窟的造像是北魏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麦积山石窟最早的洞窟74、78这几个洞窟开窟的年代是后秦时期,整个争议不是太大,但是里面保有的造像到底是北魏时期还是十六国后秦时期的,虽然有一些争议,但是随着石窟考古的深入进行,还有随着考古科技的变化,通过碳14的测定,科学测定的碳14的结果更倾向于麦积山石窟第78窟的造像,是早于北魏时期的,可能就是后秦时期的遗存。虽然这样的成果还没有公布,但是这一点也可以反映出作为遗产价值来说,我们的开窟时代比较早,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并且最早期的遗存在比较好的状况下还有保存。再一个,在中国佛教造像艺术比较发达的北朝时期,也就是北魏和西魏和北周,这三个时期麦积山石窟都有非常杰出的洞窟的代表作品遗留,这也是我们重要价值的体现。
造像保有完整的时间序列
另一方面,麦积山石窟在中国文化遗产里,造像保有完整的时间序列,自十六国开窟一直到明清,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洞窟内的塑像活动一直在延续,这个在中国所有的石窟寺中,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征。众所周知的,比如云冈石窟,它主要就是北魏时期,龙门石窟大概从北魏时期开始,一般到了唐代它的开窟高峰基本上已经过了,它后期的洞窟就比较少。而麦积山石窟自十六国后秦开窟到明清时期,依然有延续的塑造造像、或者洞窟进行重新造像或者绘制壁画的延续。所以,在中国古代特别是泥质造像中,我们保存有最完整的序列,我觉得这可能是麦积山石窟核心价值的一部分,也是在别的石窟很难看到的。
麦积山石窟的另一部分价值,最近我们也是在挖掘,就是麦积山石窟又是中国石窟寺中文化景观和原有自然景观结合得非常好的一处石窟。麦积山石窟所处的秦岭西端的小陇山林区保有良好的自然风貌。麦积山石窟由于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麦积烟雨”,也是我们“秦州八景”之首,也是天水市自然景观非常著名的一处地方。、
所以,广大游客到麦积山石窟,一方面欣赏着麦积山石窟自后秦到明清的造像遗存,同时登窟远眺,也可以看到麦积山石窟周边保留有非常好的自然景观,这也是麦田麦积山石窟的一个重要价值体现。
走进珍贵的佛教宝藏中
开启一场石窟漫游之旅
发表文章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人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所长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