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一平
2018-02-25·阅读时长2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1398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魏一平 贾子建)
( 施正荣 (摄于2012年) )
信任与危机
无锡市高新区,尚德标志性的太阳能生态办公大楼,在阴云笼罩下犹如黑色巨兽。大楼地上高7层,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幕墙,在6900平方米的墙体上密布着太阳能电板,可为大楼提供80%的能源需求。2007年底,大楼动工时,尚德股价创下了88.65美元的最高纪录,公司市值突破百亿美元,跻身世界光伏三强,创始人施正荣拥有的个人财富也达到顶点。当年,尚德的产能扩张至540兆瓦,这座耗资2亿元人民币的光伏大楼,整个工程设计容量不过1兆瓦,对处于巅峰的尚德来说,自然不在话下。
仅仅过了5年多,今年3月20日,无锡中级人民法院宣布对尚德实施破产重整。在这两天前,以国开行为主的无锡尚德债权银行联合向法院递交了破产重整申请,截至今年2月底,包括工行、中行等在内的9家债权银行对无锡尚德的本外币授信余额折合人民币已达到71亿元。在无锡采访,就连当地出租司机都觉得尚德破产在意料中,他们的判断来自自身的体验——当年尚德鼎盛时,一到下班时间,公司配备的班车蜿蜒到数百米外,排队等活的出租车有上百辆,现在,尚德厂区门口再不见一辆等活的出租车。尚德一位高管透露,虽然生产还在继续,但相比高峰期的1万多名工人,现在厂区冷清了很多,只有2000人左右。
发表文章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23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