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2012·春拍

作者:李晶晶

2018-02-25·阅读时长10分钟

42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364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李晶晶)


( 明末清初  犀角雕望子成龙杯(纽约苏富比) )

每年3月底在纽约举行的亚洲艺术周是中国艺术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第一次重要亮相,其中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的结果将直接影响香港、伦敦以及中国内地的购买信心。从去年秋拍到今年初,经济低迷的悲观情绪一直弥漫在市场上空,3月份纽约市场能否平稳就显得至关重要。

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低迷,中国艺术品经历了从低谷到“亿元时代”的大跨越,这个跨越只用了一年半时间。2010年中国嘉德春拍,张大千的《爱痕湖》拍出1.008亿元人民币,成为内地市场近现代绘画第一件过亿元的艺术品。随后保利春拍,北宋黄庭坚的《砥柱铭》拍出4.368亿元人民币,创下中国古画纪录。仅半年时间,2010年秋英国一家小拍卖公司的一件乾隆时期的洋彩镂空花瓶,以5.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局内局外人都极度亢奋,艺术品市场被迅速推向顶峰。“5.5亿”这个数字如同一面插在山顶的旗帜,让活跃在艺术品市场的人们以此为标杆向前冲。艺术品拍卖也由以往的“小圈子”迅速成为以艺术为依托,金融、资本共同参与的“大圈子”。这一刻,懂不懂艺术、热不热爱文化都无关紧要了,手持重金者就是市场的弄潮儿。

以“5.5亿”作为参照的结果是,买任何艺术品都觉得便宜,钱不再是钱了,只是一个数字。2011年3月,纽约亚洲艺术周上,苏富比和佳士得的拍卖一路高开,即便是大面积修补过的瓷器也能卖出好价钱,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苏富比“戴润斋专场拍卖”,一件民国粉彩花瓶拍出131.45万美元,超出估价220倍;一件被定为“类属民国”的粉彩花瓶,估价仅800美元,最终以1800.25万美元(约折合人民币1.18亿元)成交,超过估价2.25万倍,创造了拍卖场上的奇迹。连带效应,5月,中国嘉德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4.255亿元人民币成交;6月,北京保利的王蒙《稚川移居图》以4.025亿元人民币成交。

文章作者

李晶晶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5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新英国”

1908、1948、2012伦敦的三次奥运会

97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