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化石与磷矿:帽天山的艰难“世遗”路

作者:葛维樱

2018-02-25·阅读时长8分钟

38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378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葛维樱)


( 帽天山全景 )

生命的突然蔓延和灭亡

陈爱林1996年从南京大学古生物系毕业,回到云南老家澄江县就开始为帽天山工作。当时全县本科学历的公务员屈指可数,而云南省当时省长本身又是学地质出身,“所以比较重视帽天山”。到现在为止,帽天山也只有他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人员。“按照地球46亿年的年龄,前30亿年内,菌藻和古蠕虫作为生命初始状态,都没有发生过什么大变化。”谁也不清楚,为什么寒武纪会突然出现生命大爆发,许多先进的生命形式突然出现后又灭绝,随着寒武纪结束再未在地球上出现过。

这些页岩曾经是淡黄色的海洋沉积物。自从1909年布尔吉斯生物群被发现,达尔文进化论就出现了挑战性的铁证。“不是渐变式的演化,而是剧变。”陈爱林告诉我,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大概只相当于地球生命的一到两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出现极多种类的生物,连坚硬的皮肤和骨骼都没有,还要留下完整的化石,因此目前也只找到了三处。“一个灾难性风暴吹动海底,搅动泥沙充满整个区域,这些动物缺氧全部死亡才能保存。”在帽天山顺着一个方向走10到30公里,都能找到化石。

文章作者

葛维樱

发表文章5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22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徐明的权钱赌局

权力钢丝上的冒险生意

94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