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有个性的紫砂器

作者:李晶晶

2018-02-25·阅读时长8分钟

58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026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李晶晶)


( 清乾隆 段泥百果壶 )

数年前,朋友送我一只宜兴紫砂壶,以紫泥烧制,鼓腹、素面,倒是古朴简洁,我却不是很爱,总觉得有些老气横秋。加之茶壶是新做的,火气未消,干涩有余而凝润不足。好在上面特意镌刻了我的名字,满足了那点儿虚荣心,因此每天必用。大半年后,不经意地发现,茶壶已气宇非凡,紫泥润而不腻,色泽深沉,有种暗香浮动之气……

今年秋拍,香港邦瀚斯拍卖公司推出“好善簃珍藏宜兴紫砂”专场拍卖,这是英国藏家杰勒德·霍索恩夫妇(Gerard Hawthorn)的一批收藏。100件紫砂器跨越明清两朝,呈现出不同时期各种工艺的面貌。在近30年内,这样集中的展现紫砂器,并不多见。除1977年美国华美协进社(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曾向各大博物馆及知名藏家借展,由谢瑞华编著《I-Hsing Ware》一书,以及1978年香港苏富比举办的一场宜兴紫砂专场拍卖以外,便很少再有精品出现于市场,而中国内地的紫砂拍卖则多以近当代为主。

杰勒德·霍索恩的收藏开始于1963年复活节那天。当时杰勒德受悉尼·莫斯(Sydney Moss)最小的儿子休·莫斯(Hugh Moss)的邀请加入悉尼·L.莫斯公司工作(Sydney L.Moss Ltd,London)。这家公司是悉尼1910年创办的,主要经营中国古董。从成立的那天开始,就一直注重与中国文人相关的艺术品。按老悉尼·L.莫斯的话说,要符合“学者的口味”,所以对中国的书法、绘画、茶道、文房等非常留意。杰勒德深受熏陶,他告诉我:“我一直希望能在闲暇之余收藏一批反映中国陶匠高超技艺的紫砂壶,他们的作品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在获得悉尼·莫斯本人的同意后,我便在当年底开始了宜兴陶器的收藏。”

文章作者

李晶晶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5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鲁迅之疑

“国民性”的检讨再检讨

196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