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巍
2018-02-25·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308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薛巍)
( 哈贝马斯和他的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
一切终于哲学
有人发现,从英文维基百科的任一页开始,点击页面上的第一个链接(不是斜体或括号内的),然后重复这一动作,其中94.5%的页面最终将抵达哲学的页面。比如,从维基百科上关于Wombles的文章到哲学只需19步,途经小说、叙事、拉丁语、地方政府、学术和数学;从Housing到哲学要稍微远一些,25步。总体上是需要10到30步。最常见的路线是:科学—知识—事实—信息—序列—数学—数量—性质—现代哲学—哲学。比如,啤酒—酒精饮料—饮料—液体—物态—状态—物理学—自然科学—科学,直到哲学;北京—大都市—工业—生产—经济学—社会学科—知识,直到哲学。
对于这一现象,维基百科上现在专门有一个词条叫“抵达哲学”。它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最广大、内容最抽象,它研究世界的结构,研究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另外,所有其他学科都要在开始之前假定一些框架,哲学研究的正是这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所以很多学科的问题追问到底便进入了哲学的广阔世界,相对于历史有历史哲学,相对于政治学有政治哲学等等。这一现象背后的一个问题是:各个词条之间、各个词条与哲学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传统的百科全书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各个词条的重要性一般表现在正文的长度上,而在数字时代,通过词条中的链接,我们能够比较形象、方便地看到知识的树形结构。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4999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