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九
2018-02-25·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102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谢九)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要求各界将意见和建议于2013年6月21日前反馈至证监会。由于此举被市场解读为重启IPO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上证指数在端午节后开盘大跌2.83%。不难看出市场对于扩容的恐惧心理依旧,这也体现出投资者现在的矛盾心态,一方面希望新股改革继续向市场化推进,一方面又希望暂停IPO这样的行政化手段能够延续下去。
从长远来看,IPO重启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以行政手段强行暂停IPO,不仅使得资本市场失去了应有的融资功能,数百家被积压的IPO企业排队等待上市,一旦开闸对于市场又将带来更大冲击;而暂停IPO似乎也没有在多大程度上提振股市表现,去年11月暂停IPO之时,上证指数约为2100多点,将近7个月时间之后,上证指数也还是2100多点,行政手段暂停IPO,对于市场更多只是一个心理安慰。新股发行改革之后,如果能以更好的方式来妥善解决IPO堰塞湖、高价发行和包装上市等等问题,重启IPO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此次《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是证监会新任主席肖钢任期内的第一个重要改革,也是我国新股发行历史上的第四步。改革措施距离投资者期待的市场化还有较大距离,证监会上任主席郭树清曾经发问“IPO不审行不行?”一度触及新股发行最核心的本质,不过这一问题在上一任证监会主席任期内无解,在新主席上任后也依然无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任管理层的谨慎态度,不过在一些技术性问题上,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依然不乏亮点。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716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