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闪开闪开,Chrome来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5·阅读时长3分钟

41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905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尚进)


( Google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左)、拉里·佩奇 )

对所有熟悉Google的网民而言,Google推出浏览器是迟早的事情,能开发出Gmail系统和Google Map,甚至涉足于手机操作系统,至少从技术能力上不会有人怀疑Google,所以Chrome浏览器的出现并不稀奇。关键还是浏览器Chrome突然袭击式的发布时机,为什么Google会在这个时候推出浏览器呢?要知道网景和莫芮拉基金会的一些程序员,早在2005年就已经在Google总部山景城混上了高薪和免费三餐,而且Google的两位创始人很早就跟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讨论过开发浏览器的计划,可老谋深算的施密特始终压制着Google的互联网浏览器开发进度,甚至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公开说,浏览器对于Google并不重要。

真的不重要吗?第一个说漏嘴的还是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他参加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时候碰上了《金融时报》的人,在夸奖Chrome浏览器更加安全和稳定的同时,抛出了阻止微软分裂互联网的说法。在他看来微软IE浏览器接近垄断的市场份额,就是微软左右互联网的最大武器,通过Google自己的Chrome浏览器来抵抗,至少可以防御微软利用手头控制的庞大IE浏览器包抄自己。要知道微软已经开始了IE 8.0版本的测试,其中特别新增加的隐私功能,时刻威胁着Google互联网广告商业模式的根基,一旦IE8可以让浏览者以匿名的方式访问网站,那Google透过Cookie分析用户偏好,并且针对性投放广告的策略,随时面临着商业崩溃的可能。很显然,Chrome在这个时候突然出手,就是冲着微软的IE8来的,尤其是IE8很有可能在未来跟随新出货的Windows Vista绑定,甚至会成为Windows 7的关键管理核心。

与IE8诸多的战略使命类似,Chrome其实也被寄予厚望,尤其是Google认死了云计算的思路能够掌握未来的信息社会,浏览器势必成为Google云思路上的一枚棋子。为此Google特意以卡通插画的形式,透彻地公开说明了Chrome浏览器的技术细节和功能,并且特意在界面上大量吸收苹果Safari浏览器的思路,以及借鉴火狐的网页兼容性。可从程序后台技术上看,Google的Chrome浏览器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基于WebKit开放源代码项目的内核引擎,这套WebKit引擎的前身是KDE小组的KHTML,苹果把KHTML给改良了,于是有了苹果的Safari浏览器。目前除了这套WebKit,火狐还有套Gecko的核心,以及微软IE浏览器的Trident内核,原本三套引擎各自有一个浏览器,可Chrome浏览器的出炉打破了这种平衡,苹果和Google都采用了WebKit,很大程度上在于WebKit的开放源代码策略,以及WebKit便于简化维护的特性。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9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同一片蓝天下

生命、尊严与人道主义

62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