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斯特拉文斯基的藏书票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5·阅读时长5分钟

38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890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斯特拉文斯基藏书票,芬格斯坦绘,铜版腐蚀(1936年) )

有着“钢琴诗人”之称的傅聪曾把毕加索比作斯特拉文斯基,如此“跨界”比较是否合适先不必深究,毫无疑问的是二人的艺术创作轨迹是出奇的相似,彼此间真挚而默契的友情也被世人传唱不衰。他们在各自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特别是在毕加索的精诚合作下,斯特拉文斯基成功地将芭蕾舞剧《普尔钦奈拉》搬上了舞台。1920年,这部斯特拉文斯基标志性的新古典主义剧作在巴黎歌剧院公演,毕加索作为美术指导为该剧设计了演员服装和舞台场景。两位艺术大师的倾力合作使得这部舞剧一经首演便轰动了整个欧洲。芬格斯坦深知《普尔钦奈拉》代表了斯特拉文斯基创作风格的转变。“普尔钦奈拉”在法语里是“小丑”的意思,将“小丑”的形象作为书票的主题,并借用了毕加索为“小丑”设计的服饰,画家可谓用心良苦。

与其说这是一张斯特拉文斯基的私用藏书票,倒不如将它视作是票主答谢好友毕加索在事业上的通力合作而制作的一张纪念作品,是芬格斯坦将毕加索和斯特拉文斯基,甚至将自己的创作风格完整地融合进了“普尔钦奈拉”中的变奏手法。有人认为艺术家是在过去中追寻着自我,在前辈的作品中寻觅着可以挖掘自我的落脚点,宁可是在一个阴暗的街角,一个无人喝彩的舞台,宁可等待半生也在所不惜。斯特拉文斯基曾说:“《普尔钦奈拉》是我对过去的探寻,使我在后期作品创作中突然顿悟了。那是一种逆向的探寻,像是对镜中自我的重识,仿佛回到了自己若干次邂逅的第一次初恋。”斯特拉文斯基在巴赫、威尔第、柴可夫斯基、莫扎特、蒙特威尔第等前辈的回旋乐曲里聆听着属于自己的音律。毕加索同样没有与古典传统隔离,委拉斯贵兹、德拉克洛瓦、马奈、普桑都是启发他绘画灵感的参照。斯特拉文斯基与毕加索年龄相仿,志趣相投,在艺术创作上他们不愿循规蹈矩地重复自己模式化的风格。在每件乐曲、每件画作中,他们在搭建属于自己的艺术空间。因此,若大胆地将毕加索比为新古典主义的创始人,将斯特拉文斯基比为立体派的代表,并不会“比则两伤”。

从芬格斯坦逃亡到意大利至1940年被捕的这段时间是画家的创作高峰期,即使在米兰的短暂几年生活中,他也创作了500余枚藏书票,这相对于一位当代高产的版画家一生所制作的藏书票总量。“芬格斯坦是一个永不知疲倦的艺术家。”好友曼特罗说,“上天赋予他的创作灵感是无穷无尽的,还赐予了他成为伟大画家的独特性格。”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哈佛大学:从绅士到精英

追求真理或行道于邦

137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