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鸣
2018-02-25·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942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的《万尼亚舅舅》剧照 )
首轮演出还未过半,《万尼亚舅舅》一戏“票房特别好”变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事实上,早在正式演出开始前两周的开票日,6场演出3000多张票便一售而空。这样的票房成绩在之后的演出中得以延续,总计17场演出,上座率达93%,除了宣传之外,这些数字显然也是这部戏口碑良好的表现。
上海戏剧圈对这部戏的期待可以说是相当谨慎的,直到首轮演出完毕,开总结研讨会的时候,仍有专家提出,“这样的严肃戏剧只要能在上海上演,就值得赞赏”。与这种小心翼翼的希望相对应的,是戏剧创作者对目前上海戏剧市场状态的焦灼不安。决定排这部戏的时候,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吕凉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万尼亚舅舅》的票房不好,我就辞职不干了。”这与其说表明了他对这部戏的信心,不如说是一种愤怒,“偌大一个上海,竟容不下一部《万尼亚舅舅》”。
剧本是早早就选定的,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以下简称“上话”)五年计划“经典重排”的第一部戏。一开始本来想请本土导演来排,在甄选和约见人选的过程中,上话偶然接触到了现在的俄罗斯导演阿道夫·沙彼罗(Adolf Shapiro)。“上海戏剧学院搞了一个导演大师班,世界各地比较活跃的导演都来讲课,这个契机让我们有了一个想法,排哪个国家的戏,就请哪个国家的导演来。除了排戏之外,还有文化交流的成分在里面,可能这个戏会排得地道一些,起码是本国人来解释他们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吕凉说。
发表文章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1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