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我们是数据历史学家”

作者:徐菁菁

2018-02-25·阅读时长5分钟

53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884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10月10日,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左)与托马斯·萨金特出席新闻发布会 )

同样毕业于哈佛大学,同样在明尼苏达大学完成了自己的大部分研究,目前一同在普林斯顿大学授课,多年的同窗好友托马斯·萨金特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又一同分享了201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尽管履历如此相似,两位经济学家的研究路径却大相径庭。萨金特致力于研究反映经济活动的复杂模型,使用这些模型研究经济结果在不同的经济政策和结构调整下的变化。但西姆斯怀疑这样的模型研究方法,他只专注于对经济数据的直接分析。“我们俩总有一大堆持续不断的争论,直到现在我们还在许多问题上争执不休,不过我已经开始慢慢让他认识到他早期立场的错误。”在普林斯顿学生眼中不苟言笑的西姆斯在获得诺奖后破天荒地说起了俏皮话。至于他们为何会同时获奖,“都是和数据有关”。萨金特教授解释说,“我们基本上算是数据历史学家”。

对于萨金特来说,这是一份迟到的奖励。上世纪70年代,萨金特与罗伯特·卢卡斯等人就一起开创了宏观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学派,他撰写的《宏观经济理论》和《动态宏观理论》现在是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标准教材。早在16年前,同侪卢卡斯就因为“倡导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克鲁赛尔这样解释萨金特的“大器晚成”:“奖项和政治没有关系,也不跟随当下潮流,只注重研究贡献。我们的评估非常彻底,有可能花好几年,因此从研究完成到颁奖,常有时间落差。”

文章作者

徐菁菁

发表文章14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767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记者。写字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疯狂的礼品

中国最隐秘的人际网络

92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