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焱
2018-02-25·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038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苏立文 )
从伦敦到中国的距离
阳光下,94岁的苏立文(Michael Sulivan)教授顶一头白发,微眯双眼坐在老友托尼位于北京昌平郊外的家里,呼朋引伴,不见疲态。这两年,他每到暮春便给自己安排一次中国之行,和黄永玉、吴冠中这些老友见见面,顺便看一两处展览。
“我和Khoan从没想过做收藏家。事实上是到近些年我们才开始把自己当做收藏家,因为别人都认为我们是。”看得出,苏立文并不太喜欢他在别人眼里的收藏家身份。他告诉本刊记者,这么多年他和夫人并没有做过任何购藏计划,现在陈列在牛津阿什莫尔艺术和考古博物馆里的那些中国绘画和雕塑,95%来自朋友们的礼物和赠与。往来了半个多世纪,他已经熟谙中国文人的性情:朋友之间,艺术品往往不只具有本身的那些价值,也是情分的见证,“在这方面,我和Khoan相当幸运。”Khoan是他已经去世的中国妻子吴宝环,当年朋友赠画,题称她“环老友”,呼苏立文为“老迈”,因为他的英文名字叫迈克尔。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44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