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朴刀杆棒写就的传奇——《水浒传》源流考

作者:朱步冲

2018-02-25·阅读时长14分钟

74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130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2008年1月11日,新版电视剧《水浒传》导演吴子牛率剧组在江西选景 )

市民社会与绿林豪客

宋代由于城市商业经济繁盛,市民文化勃兴,常常被西方汉学家们比附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唐与五代时期内容不断世俗化的佛经“变文”说唱逐渐演化成了市井“瓦舍”中的说唱伎艺,从而将民间叙事艺术推上新高峰。南宋文学家洪迈曾记载,当时在临安的茶肆中用整幅纸张贴着预告“今晚说汉书”。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中,详细开列了“说书”职业艺人的名单与他们擅长的题材,包括专攻“讲史”的孙宽、孙事务,喜好铺陈“小说”的杨中立、张十一,以及表演“诨话”的毛详、合生等诸人。

为了杂萃各家之长,推陈出新,这些民间叙事者组织了编写话本的说书人团体“书会”,以及行会组织“雄辩社”。《梦粱录》与《东京梦华录》为我们提供了当时北宋京城汴梁和南宋迁都临安后30多位“书会才人”的名单,其中不少人有贡士、解元的头衔,还有一位虽没有功名,但称为“乔万卷”的名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下层知识分子“门第卑微,职位不振”,“解元”、“贡士”的头衔不是真正的功名,而是市井细民给予的尊称。在说书人讲书的同时,往往伴有形象的“影戏”,这些人物形象以“素纸雕镂,后用彩色装皮(羊皮)为之”,在绢布屏幕后被人操纵,以突显故事情节。

文章作者

朱步冲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人

前《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现互联网媒体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传说中的水浒

梁山泊民间想象与演义

160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