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猛禽”会飞临钓鱼岛吗?

作者:宋晓军

2018-02-25·阅读时长3分钟

30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48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美国F-22战斗机 )

9月14日,在中国6艘海监船抵达钓鱼岛领海海域后,美国CNN财经频道资深评论员萨哈迪(Jeanne Sahadi)在网站上算了一笔账后称: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提出的未来10年国防开支比奥巴马提出的国防开支整整多出了2万亿美元。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关注着钓鱼岛背后“中美博弈太平洋”态势变化的军事迷们的注意,因为自上周末罗姆尼在弗吉尼亚州海滩上声称要重启F-22的生产线后,有关F-22迫降日本岩国基地、国会就F-22的“怪病”举行听证会等一系列涉及“猛禽”的消息,让人不得不猜想,若罗姆尼当选总统,“猛禽”真的会飞临钓鱼岛吗?

自罗姆尼声称要重启F-22的生产线后,首先出现的消息就是,9月12日两架F-22“猛禽”战机迫降在位于日本岩国的空军基地。第二天,除了国防部副部长卡特(Ashton B.Carter)在解释帕内塔访问亚洲寻求“再平衡”时提到了F-22战机外,一些专家和美国军事迷也在网站上讨论了重启F-22生产线的问题。列克星敦研究所首席运营官汤普森(Loren Thompson)表示,国防部评估重启生产线后9亿美元的单价,是2010年日本要购买40架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报价,但就F-22的性能和成熟度而言,完全可胜过尚未装备远程导弹的中国和俄罗斯所谓的“五代”战机。而在美国《航空周刊》的论坛上,一位网友认为自最后一架F-22下线后,已经耗费了6400亿美元,比原来预估的成本增加了一倍,所以罗姆尼的计划不会成功。《连线》军事专栏作家埃克斯(David Axe)也认为,虽然F-22的生产线及专用设备都进行了很好的保存(3万部专用设备都做了恒温保存处理),一些工艺生产流程和老师傅们的对话也被拍摄下来存入了iPad,从理论和技术上说恢复F-22的生产线是可以的,但是还是太贵了,在国防开支下降不可避免的趋势下,可能会吞噬掉美国空军其他飞机的产量。

除了从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层面的讨论外,一些军事专家也从作战层面进行了讨论。一些专家引用兰德公司2008和2010年的报告认为,由于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台海危机发生后发展了多型战术弹道导弹,其中有很多具备对机场设施和跑道有巨大的破坏能力。即便美国将F-22部署在几千公里以外的关岛,在飞往第一岛链上空巡航的成本也太高,更何况中国可能还会加大射程能达到第二岛链的弹道导弹,削弱F-22的作战效能。而且还应该尽快推进以低成本无人机为主的“空-海一体战”作战模式。

文章作者

宋晓军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后乔布斯时代的符号

iPhone5与它的生态追随者

91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