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华府:泡椒手剥笋

作者:鲁伊

2018-02-25·阅读时长2分钟

46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35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华府中餐厅 行政总厨何林峰 )

蜀地盛产竹子,梁平、长宁、江安、崇庆、邛崃、卧龙,都是古已有名的竹产地。川中也多爱竹之老饕,最大名鼎鼎者,当然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苏东坡。但巴人吃笋的精细,却远远不如江浙一带。好在川菜自古不乏向江浙菜取经的传统,比如最出名的川菜典籍《醒园录》,收入其中的便泰半是江浙家厨的烹饪方法。华府中餐厅的泡椒手剥笋,就是一道川中竹笋联姻江浙烹竹之法的创新菜。

笋是产自卧龙的早园笋。华府的行政总厨何林峰介绍说,早园笋清脆可口,肉质鲜甜,纤维细嫩,而且与个头大而且粗、笋壳多毛的冬笋相比,苗条光滑的玲珑身材更适合手剥的食法。更妙的是,从7月到11月,都是野生早园笋当造之时,就算入了冬,用冬覆技术生产出的大棚笋,味道也不像一般竹笋那样,季节与季节之间相差悬殊。

美食之道,有些食材不妨假手庖厨,省心省力,有些却非要亲力亲为,方才味、趣兼收。蟹与笋,当是两个最典型的例子。笋之鲜极其精妙,却也正因如此,最易被破坏。袁枚的孙子袁祖志在《随园琐记》里说:“笋以不出土者为佳。遇有肥笋,则壅以土,使不出头。然宜随凿随食,不宜过夜。其汁存,则其味自鲜。”现代人当然不太可能有古人坐享傍林鲜的福气,所以在烹制环节中,要尽可能地保留笋壳,由食客亲手完成入口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才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笋子本身的鲜汁。这方是手剥笋的真意。

文章作者

鲁伊

发表文章5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22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年夜饭的艺术

五大城市百家餐厅100道创新菜

97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