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5·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004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与汉、唐(丝绸之路)以及元代(欧亚一体化)和清末沿海开埠相比,从未有一个大时代能像今天这样,能为所谓的“创新菜”提供如此海量的资源和灵感。
每年在全国大小饭馆里相继上桌的创新菜,如果你不太相信所谓的“急中生智”这一神话模式的话,就必须承认,它主要得益于饮食的大环境,即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也就是说,全球范围内物流、人流的加剧和贸易壁垒的逐步消除(同时以盗猎和走私为补充),为中国的厨房不断提供着全新的食材、灵感和厨师──或许,创新菜蓬勃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也不能隐去与物流和人流同样汹涌的消费主义观念下的人欲横流。
不过,全世界最强大最顽固的中国饮食市场,并不像科技和时装等那样容易被舶来产品所“创新”,任何进入中国的新食材,大都必须走与本地传统食材及本地传统厨艺相结合的道路,搞“半盘”西化,才能得以立足(这当然与中餐厅的绝对强势有关)。因此,与新食材、新厨师和新厨艺相比,真正为创新菜提供终极动力的,乃是新观念,也就是所谓的Fusion。
发表文章604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