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晶晶
2018-02-25·阅读时长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442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马晓暐
)
园林与外销瓷
1989年,马晓暐离开北京,到美国继续攻读园林设计专业。他第一次看到纽约中央公园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熟悉与亲切。他在接受采访中告诉本刊记者:“与中国园林太相似了。纽约中央公园是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Frederick Law Olmsted)和卡尔伯特·沃克斯(Calbert Vaux)两位风景园林设计师设计的。早年沃克斯曾在英国接受建筑培训,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强烈地受英国自然山水园的影响,而英国的园林设计又受中国影响很深。”此后马晓暐对中西方文化、中西方园林的相互影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早,我是研究中国园林在西方发展的过程,发现瓷器在这个中间起到了很特殊的作用。”
17~19世纪中国的生产作坊为了迎合欧洲市场对异国情调的爱好,在外销画、丝织品、刺绣、瓷器、壁纸等物品的装饰风格上,强调“中国情趣”,多以人物、山水风景为主题,或直接采用欧洲客户提供的样本,满足欧洲人对中国的想象。“在这些外销艺术品中,数量最大、最吸引人的就是瓷器。”马晓暐告诉本刊记者,“西方人除了对这些中国瓷器的品质感到惊讶,也对上面描绘的中国人特殊的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产生向往。他们发现,原来人还可以活在这种山水之间,树可以是歪的,房子可以在水边上。”欧洲人非常想过一种理想化的中国式生活,于是开始模仿,不仅仿造瓷器,还模仿瓷器上所绘的中国园林。大型不规则的园林诞生,中国风格的宝塔与凉亭在18世纪的欧洲园林中随处可见,“这是中国园林影响西方文化的一个起源,而外销瓷在里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一个巧合,和我的专业紧密相关”。
发表文章1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85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