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千
2018-02-25·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545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美国天文学家威廉·J.考夫曼正在阐述自己对黑洞的理解(摄于1980年) )
“有句话说出来就是祸,有句话能点的着火。”闻一多先生这一句诗,倒是恰可以形容一个历史颇久的宇宙学理论现今的处境。这个理论早就为大众所熟知,也曾无数次出现在文艺和科幻作品中,它被主流科学家们斥为伪科学,或是认为它根本就该属于哲学或是心理学的范畴,却偏有一些一流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对此深信不疑,不惜以自己的学术声誉做赌注为之呐喊,这个理论每一次在科学界被提出来都会引出一番大讨论,这就是多重宇宙理论。
德国科学家和科普作家托比阿斯·胡阿特(Tobias Hurter)和马克斯·劳讷(Max Rauner)在2009年出版了一本书介绍多重宇宙理论——《多重宇宙——一个宇宙太少了?》(本书中文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多重宇宙理论的创始人可以归结于为了捍卫日心说而被烧死的意大利人乔尔丹诺·布鲁诺。布鲁诺在1584年写道:“他(上帝)不仅是在一个太阳上备受赞誉,而是在数不胜数的太阳上;不仅是在一个地球,一个世界上,而是在成百万的地球、世界上——我要说的是,多得数也数不清。”这段话倒是与传说中布鲁诺坚持日心说是因为信仰了某种崇拜太阳的异教而被基督教烧死相符合,却难以让人相信这是一个基于严谨科学判断的论题。
对于“宇宙”这个经常会用到的概念,科学家却难于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包含了时间、空间、物质、能量、物理定律和物理常数的一整个体系。对于这个体系是否就是“一切”,或者是“唯一”的,人们还不了解。在文学或科幻作品中,早就有人探究是否可能存在其他的“世界”,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就曾经在他的多部著作中描述多宇宙场景。对于“他世界”的描述不尽相同,却多是一种像是布鲁诺一样宗教式的慰藉,但是随着量子力学、宇宙学和弦论的发展,“多重宇宙”的理论开始和科学结合在一起,逐渐被一些科学家所接受。多重宇宙理论也演变成为一套有四层含义的完整理论:第一层是指,有可能在我们完全无法到达和探究的遥远的空间里有其他的宇宙,不同宇宙所遵循的物理定律相同,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发展方向;第二层,在遥远空间里存在着与我们的物理定律完全不同的其他宇宙;第三层,由量子力学描述的在希尔伯特空间中存在的平行宇宙(不同的平行宇宙中存在事物发展的一切可能性,因此平行宇宙是无限的);第四层是说,存在完全没有任何联系的,甚至是连数学规律都不相同的其他宇宙。
发表文章32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967人
喵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