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裂痕:英国人为何愤怒

作者:徐菁菁

2018-02-25·阅读时长8分钟

51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182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8月8日,英国伦敦一家商铺被点燃,暴力抢劫事件在伦敦最贫困街区蔓延 )

英国首相卡梅伦将骚乱归咎于“英国社会出了问题”,青年人“缺乏责任心和道德心”。人们批评首相的说法是在避重就轻。就在去年大选前,国家平等委员会在一份名为《英国经济不平等状况剖析》的报告就已经做出结论:“目前英国贫富差距的状况意味着——几乎不可能建立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社会。”报告显示,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超过30年前,达到“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程度。贫穷家庭会对儿童产生深刻的、终身性的负面影响。“你的父母是什么人,这在英国比在其他国家更重要。”个人财富水平不但影响购房能力、教育机会,甚至影响预期寿命。

在伦敦,情况更甚。“贫富之间的差距已经在伦敦形成了印度式的社会等级。最富有的10%的人口的平均财富为93.36万英镑,是最贫穷的10%的人口的273倍。这一差别超过了纽约和东京。”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社会不平等问题研究中心教授丹尼·道林告诉本刊记者,“在消费主义社会中,掩盖贫穷变得越来越难。在学校里,孩子们总会被问到去哪里度假,圣诞节得到了什么礼物。现在在伦敦,人们只和经济水平相当的群体生活在一起,很少跨出这个圈子。”托特纳姆正是这样圈子之一:有大量非洲移民,低收入家庭聚集,一半的儿童几乎都生活于贫穷线之下,是伦敦失业率和犯罪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居民平均寿命比伦敦平均值约低5年。现在,人们都知道伦敦的西区是富人区,南、北伦敦是少数民族和移民聚居区,东伦敦是工人根据地。自称为无政府主义者的28岁青年菲利浦在混乱的伦敦街头曾向媒体宣布:“这是劳工阶级的起义,我们要重新分配财富。”

一个常被忽视的事实是:社会以财富为基准的分化并不能完全归咎于经济衰退。事实上,在过去的30年中,撒切尔政府的经济改革成功终结了滞胀,从1992年开始,英国经历了150多年来最长的经济持续增长期,而贫富分化在这一过程中几乎从未停步。道林告诉本刊记者,以工党执政的10年为例,无法定期有存款的成人的比例从25%上升到27%;无法负担年假的人从18%升至24%,无法维持家庭满意生活的比例也上涨了1个百分点。

文章作者

徐菁菁

发表文章14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76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记者。写字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美国模式如何持续

政府信用降级与全球震荡

79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