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巍
2018-02-25·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210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长诗《物性论》
)
诗人哲学家
卢克莱修的长诗《物性论》被视作古代拉丁文作品中最好的哲学著作,在知性的严肃性和论辩的力量上优于西塞罗和塞涅卡。但西塞罗把卢克莱修当做诗人加以崇敬,从来不说他是一位哲学家,塞涅卡也是如此。为什么这么好的哲学,裹着如此华丽的外衣,却完全不被当做哲学呢?很明显,坏就坏在了它的文体上,因为它是用诗歌的形式写的。詹金斯说:“如果今天一位哲学家向学术期刊提交一份用诗歌或对句形式写的论文,他会被认为精神有问题。在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用诗歌形式写的哲学作品如果不像现在显得那么怪异,也是相当异乎寻常的。在比卢克莱修早400年的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还有可能用诗句写哲学著作,卢克莱修敬佩的恩培多克勒和巴曼尼德斯都这么做过。但到了那个世纪的尽头,诗歌已经不再是历史、哲学和科学的天然表述方式。如果你想了解天文学,你会去读阿拉图斯的诗《观测天文学》吗?不会,你会去读欧多克索斯的散文论文。如果你被蛇咬了,你会从书架上取下尼坎德的《底野加》,在他优雅的六步格中寻找疗法吗?不会,你会叫一个医生来。也没人把维吉尔的《农事诗》当做它声称要充当的种地手册。”
为什么卢克莱修要冒着不被认真对待的危险,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他的哲学呢?詹金斯认为,关键在于他的学说的本性。“我们从一开始就被教导说,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看做两种伟大哲学传统的根源;用柯勒律治的话说,每个人天生要么是一个亚里士多德主义者,要么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他们是两类人,几乎不可能想象出第三种人。企鹅出版社1960年出版的一本《遇见真正的自己》中问,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还是亚里士多德主义者?但这是误导性的:更合适的图景是拉斐尔壁画《雅典学园》中描绘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肩而立,一起立于古典思想的顶峰。亚里士多德毕竟是柏拉图的学生,二人对哲学的核心问题和方法是有共识的。粗略地说,他们的共识是,你应该从头脑开始,向外拓展,这是西方哲学自那以后的主导思想。但伊壁鸠鲁有着完全不同的观念:你应该从外部世界开始。”第一步是理解物理学,研究了物理学之后,你就会明白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不存在别的东西。一旦把握了这一点,道德理论就随之而来:你将意识到死后没有生命,但死亡对我们来说并不要紧;虽然神存在,但他们跟万物一样也是由原子组成的,在世界的创造和管制中不起任何作用;你唯一能够理性地追求的目标是你自己的快感。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006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