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贝叶斯法则及其应用

作者:薛巍

2018-02-24·阅读时长6分钟

44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113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兰·图灵发展贝叶斯法则,破解了德国海军的密码 )

从贝叶斯到拉普拉斯

18世纪英国业余数学家托马斯·贝叶斯(1702~1761)提出过一种看上去很显而易见的观点——贝叶斯法则,它因为简单而显得平淡乏味:“用客观的新信息更新我们最初关于某个事物的信念后,我们就会得到一个新的、改进了的信念。”

贝叶斯法则诞生于1740年左右英国的宗教纷争:人能不能根据周围的世界的证据,对上帝做出理性的结论?1748年休谟发表了一篇论文,攻击基督教的一些基本教义。因为上帝被认为是第一因,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怀疑论尤其令人不安,而很多数学家相信自然法能够证明第一因和上帝的存在。为了研究因果关系,贝叶斯设计了一个思想实验,他背对一张桌子坐着,一位助手往方桌上扔一个母球,因为背对着方桌,他不知母球落在何处。接着他让助手再往桌上扔一个球,并报告它落在了母球的左边还是右边。如果是左边,贝叶斯就知道母球很有可能落在了桌子的右侧。贝叶斯的助手继续扔球并报告它落在母球的左边还是右边,如果是右边,贝叶斯知道母球不会在桌子特别靠右的位置。赌徒和数学家已经知道,丢硬币的次数越多,结论越可信。贝叶斯发现,随着扔出的球越来越多,每一条新的信息使他想象着的母球在一个越来越小的区域跳来跳去。这种方法不会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贝叶斯永远也不能知道母球的准确位置,但他可以越来越自信地说出它最有可能在某个确定的范围内。他这个方法从对世界的观察追溯到了它们可能的来历或起因。

文章作者

薛巍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997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马经与钱经

少数人的马术和多数人的赛马

77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