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殳俏
2018-02-24·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45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阅读体验和童年往事总让我们对钓鱼有着一种美好的错觉,那就是在空气清澈明晰的五六月份,我们跟着男性长辈外出,经历一两小时的车程,最终来到一弯鱼儿悠游的溪流边。爸爸、姨夫和外公搬下全副渔具,一丝不苟地投入一场静默的搏斗中。而我们能做的则是屏住呼吸,忍受着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以及竿身上的反光,倾听着不时传来的鸟鸣,瞪眼看着蜉蝣在波光粼粼中轻巧的舞蹈。鼻尖上每流下一滴汗,都会让我们觉得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每一条鱼儿上钩的时间,几乎就跟初夏的白昼一样长。
当然,最美好的事情一定会在渔获满载的黄昏发生,那些新鲜活跳的鱼儿,前一刻还在鼓着腮帮子大口吐纳空气,后一刻即已经被送入了附近农家厨房的砧板上。不管它们最后是被做成了红烧鱼、葱爆鱼,还是清炖鱼汤,它们的肉质都是如此的鲜嫩可口,以至于那些在平时令人束手无策的小鱼刺都变得让人觉得通情达理起来——也许是因为见了那条鱼在被拉上岸那一瞬间的生龙活虎,鱼鳞带着水花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的样子吧,心中也不由自主地对它昂扬的斗志产生了一丝敬意。那些鲠骨之类的小琐事,又有谁会去计较呢。于是,在我吐掉长刺,抿着鲜甜鱼肉的时候,仿佛也把那样的英雄斗志咀嚼了一下吞下了肚。
当然,现在的我已经有近20年没跟着别人出去钓鱼了。这也就是为何当我看到“老板钓的鱼,老杨的心情”这样的菜名时,儿时的记忆忽然涌上了心头。所谓“老板钓的鱼,老杨的心情”是我在北京柏悦酒店发现的一道奇怪的菜,它并没有用精美的字体写在菜单上,而是用红色大号的粗体字写在了酒店某餐厅的玻璃门上,看上去像是一个顽劣小孩的顺手为之。“唔,这个老板钓的鱼,千真万确是我们酒店老板每周末自己去郊外钓上来的鱼,因为不可能钓太多,所以这菜也没被写上菜单,就是看老板钓了多少就供应多少。”服务员解释道,“至于这个老杨,就是我们这儿的厨师长,做鱼得看他心情。”顺着服务员的手,我看到了老杨,一个高个儿北方男人,他正背着两手,在桌子和桌子之间慢慢踱步。不知道他今天心情怎样。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5人
作家、编剧,悦食中国文化项目创始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