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东然
2018-02-24·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507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导演张猛 )
《钢的琴》里确实是有一架钢铸成的钢琴,故事围绕这架琴的诞生展开。做这架钢琴的人名叫陈桂林,手风琴拉得好,下岗前在钢厂里是文工团里的骨干,解放思想后,为生计组了个小乐队,红白喜事、广告促销都是他的“商演”业务范围。自从妻子跟了“卖假药”的男人,他又调整了人生奋斗目标,就是想尽办法要把女儿留下。实现女儿的音乐梦,需要一架钢琴,借钱无门,偷琴无力,“做”是下策,但他相信,“工人阶级力量大”。
锅炉房里的麻将桌上,菜市场里的修锁摊上,肉厂的屠宰车间里,才转了一圈,陈桂林就团结起一批老同事,曾听说借钱就扒在房上不下来的,也自告奋勇。空旷的厂房,尘封的机器中间,这群人同吃同劳动,钢琴就成了大家伙儿的理想。
镜头里虽是上世纪90年代初没落的东北旧工业区,却不全是昏黄暗淡,鲜红的工厂大门,澄蓝的工作服,暖暖的内景灯光,至于女主角秦海璐的衣裳,更是自始至终地艳粉明黄着,正如他们对生活的那份兴致勃勃。甚至有一段落光明正大地把这热情夸张到喜剧化的极致,比如开着屠宰车去偷琴,竟拿着猪腿唱起大合唱;或者,偷琴被保安拦住时,索性就在月色下深情演奏了一曲,从故事本身到表现手法,毫不做作的荒诞令人捧腹开怀。难得的倒是,笑过才发现现实就像是那块造琴的钢板,已重重压在心上。
发表文章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8人
原《三联生活周刊》电影记者,现万达影业文学策划总监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