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法国人的勾引之道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4·阅读时长3分钟

52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97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书《勾引:法国人如何遵守人生法则》 )

法国哲学家让·波德里亚在《论诱惑》中说:“诱惑曾经是魔鬼的策略、巫术或爱情的策略……诱惑无处不在,秘密或公开地存在着,它与请求、气氛、纯粹而又简单的交流混为一体。诱惑有它的礼仪阶段、美学阶段,最终还有它的政治阶段。”在中世纪,勾引一词有道德和宗教含义,被用于描述使他人误入歧途的行为。慢慢地,它跟浪漫联系了起来,再广义一些,任何试图通过扭转别人的意愿以获得快感的行为都是勾引。在法语中,勾引不限于为了和某人上床而跟他聊天。法语中的勾引可以用于任何勾起人的感官的东西,如巧克力、香水或汽车。在法国,你可以受到奶酪的勾引。

《纽约时报》前巴黎记者站主任伊莱恩·西奥利诺在《勾引》一书中说,法国人勾引异性的本领最高强,她有些夸张地说,勾引是理解法国国民性的一把钥匙。对法国人来说,勾引涉及恭维、微笑和一起享乐。在法国,勾引不只是一种游戏,它还是“法国保持该国影响力的核心战略”。当作者穿越法国外交官的沙龙或巴黎的宴会时,每次她都会被人勾引。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亲吻她的手,握着它说“它就像一件瓷器”。一位法国女学者劝她出门买法棍面包时也要穿得漂亮些,因为“你不知自己会碰上什么人”。

西奥利诺是法国通,1969年在法国读书,后来以美国《新闻周刊》记者的身份回到法国居住和工作,后来成为《纽约时报》巴黎记者站主任,现在是该报通讯员。因为长期在法国做报道,她得以接触到法国总统、官员、历史学家、哲学家,去各种美妙场所出席活动。因为她接触的不是法国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人,她对法国人勾引方式的考察不完全客观。但她对这一轻松的话题做了严肃、专业的研究,采访了作家和小混混、肉贩和面包师,以及第一夫人布吕尼·萨科齐,讲述了勾引如何影响法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影响美食和时尚、舞厅和会议室、外交和内政等各种事务。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5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领袖们的青春年代

1921年的中国

90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