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分水难题

作者:陈晓

2018-02-24·阅读时长17分钟

49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974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九江市星子县鄱阳湖码头 )

春旱后的“旱涝急转”

6月7日,江西省迎来了今年的第二轮降水。大雨彻夜不停,白天雨势稍减,但仍不间断。这个时候开车驶上鄱阳湖畔的圩堤,看到水已填满河道。在位于赣抚尾闾的新建县,乡村公路边,一畦畦水田满目葱绿,田边的水道、沟渠,所有的低洼地形内满是积水。看起来,2011年以“鄱阳湖变草原”为噱头的春旱,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结束了。6月18日,鄱阳湖标志水位站星子站于18日8时达到16.22米水位,超过同期平均水位0.21米,水体面积也恢复至3000平方公里左右的常年均值水平,达到3049平方公里,而在一个多星期前,这一数据还仅为1809平方公里。

“旱涝急转”成为目前的水情名词。“这是今年出现的新词。”鄱阳湖水文局综合室的一位工程师告诉本刊记者。雨季迟迟未到,让冬季枯水期延长了两个多月,消磨掉了传统水涸转换的缓冲期。在新建县联圩乡莲前村,负担着邻近3个村灌溉和排涝工作的莲前电力站内机器轰鸣。管理电力站的工作人员涂传瑶告诉本刊记者,在今年雨季迟迟不来的时候,电灌站在赣江支流边的取水点已经无水可取,只能用7.5千瓦的小水泵,每台水泵上接着20多米长的管道,深到赣江中心一些地势低矮的水洼中取水。“一共连了22台水泵。这是历年春天从来没有过的。”涂传瑶说。即便在本刊记者到达前的两天,电力站取水点的河道上还可以做徒步穿越,但两天降雨之后,河水已经覆盖了整个河道,电力站155千瓦的取水泵,也获得了正常的取水水位。现在电力站昼夜不停,不是忙着春耕灌溉,而是忙着将淤积在田里的水抽出来,排入赣江——田中淤积的雨水已经超过了2~3寸的禾苗生长安全水位。

文章作者

陈晓

发表文章2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787人

社会调查、徒步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领袖们的青春年代

1921年的中国

90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