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北大氛围和李大钊的选择

作者:王恺

2018-02-24·阅读时长14分钟

1501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297个字,产生2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蔡元培 )

“五四”前后的分野

“作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代知识分子,梁启超和章太炎引导人们走入启蒙运动的门槛,可是,他们不能够也不愿意跨越这门槛而进入一个陌生、孤寂、充满疑惑的世界。”这是汉学家舒衡哲在《中国启蒙运动》里所做的分析,新一代的反传统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不再致力于救国运动,开始探寻国家在精神和思想方面落后的固有根源。

1916年,蔡元培来到北京大学,他以前所未有的深入和持久的方式改造着北京大学。李大钊,被章士钊推荐为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按照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许德珩的回忆,学生们普遍和李大钊感情亲近,他在日本写的《青春》中的句子曾传诵一时:“以宇宙之青春为自我之青春,宇宙无尽,即青春无尽,即自我无尽。”

文章作者

王恺

发表文章39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587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领袖们的青春年代

1921年的中国

90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