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房价的“成长史”

作者:韩秀云

2022-12-14·阅读时长6分钟

11921人看过

1.房价的“成长史”

17.9MB
00:0012:54


大家好,我是韩秀云,我们来聊一聊经济。

我在清华教书的时候,经常有人问我,老师,中国的房价到底会不会跌啊?还有人问:我想买房子,现在能买吗,还是再等等?总有一大堆的问题在问我。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中国的房价到底是会跌还是会涨?

之前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说的一个德国人,他叫马库斯。2005年他拖着一只箱子,带着300万元存款,从德国到上海浦东创业。话说300万元存款合30万欧元,在德国也不算小数了。他用了200万元经营红酒生意,剩下100万买个房子。十多年过去了,200万的生意被他亏空了。他准备把房子卖掉回德国,一看才发现,自己当初花100万买的房子升值了。两室两厅的房子,还住十年。你猜猜看,他卖了多少钱?卖到1125万元人民币,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在买房上发了大财。回国前他耸耸肩说道,中国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我本想开酒吧,靠卖红酒赚钱,忙乎了十年,我是费尽心思,结果呢,生意是一分不赚,还赔个底朝天。但我买了房子,什么都没干,却让我赚了10倍钱。他准备回国,给德国人讲讲,自己在中国的创业故事。

我们说,德国人马库斯他正好赶上中国房价十年的暴涨,如果这10年他待在德国,未必能这么好运了,因德国房价没有这么涨过。

说到德国的房子,我有发言权。

一、说房价

1991年清华大学派我去德国读书,我对那里的房价感受特别深刻。

我一到那就有德国同事问我:你在中国挣多少钱?我顿时觉得头上开始冒汗,如实说:月薪100元。100元?他们的眼睛瞪得大大,100元你怎么生活?

我说,每月房租才2元钱,生活开支特别低,物价也非常便宜,我生活得很好。你猜猜看,在德国租一间房,月租是多少钱?

400马克!合1200元人民币。这是我在国内一年的工资收入。幸亏我有奖学金,否则我在德国根本就无法生存。

大家看,2元比1200元,差了600倍。这就是当年德国和中国租房的价格之差。

当时在德国很多中国留学生和我一样,租不起房;现在在中国,很多的人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买不起房。

90年代初,中国还没有这么突出的买房问题,都是单位分房。

1996年我回国后住房制度开始改革了,单位不再分房,有了公积金,实行贷款买房。

1998年7月国务院发文,取消福利住房制度,实行住房分配的货币化。从那时起,中国就进入了买房时代。从1998到2018年,整整过去了20年。

刚开始,北京的商品房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价:1平方米售价1000元人民币。房子太贵了,我每月工资496元,一套房10万元,我肯定买不起。

后来涨到一平米5000元,我更买不起;再涨到10000元时,我真的买不起;等房价涨过15000元时,我基本没啥想法了。房价对很多人来说跟我一样,似乎永远追不上。

到2007年房价开始猛涨,再到2017年,北京房价均价都突破5万。照这样涨下去,普通打工族,何时能在北京买上房子?

只有北京是这样的吗?不是的,我讲课所到之处房价都在涨。

这些年我讲课走遍祖国各地,到处普及宏观经济知识。我每到一处看到变化最大就是房价。前年一个价、去年一个价,今年又是一个价。所到之处,房价都是翻了番的上升。

2004年我去南宁讲课,在南宁市中心地段非常好的邕江两岸,特别漂亮的水景房才3000多元1平方米。在课上我说,这里房价便宜,大家可以买房。第二次去涨到4000元,第三次去涨到5000元,2018年南宁房价已突破1万元大关。

你可能会问新疆呢?边远地区的房价是不是也这样涨?

我告诉你新疆也是一样。2006年10月我乌鲁木齐问房价,他们说不贵,2000元左右。2007年我又到乌鲁木齐讲课,新疆学员说:乌鲁木齐的房价涨到4000元。一年就涨了1倍。到2018年乌鲁木齐的房价已经涨到了1万元了。

所以说这些年,一二线城市房价猛涨。

先看一线城市北京的房价,2005年是6000元左右,到2018年均价5万元,涨了8倍。

再看二线城市的房价:

郑州与合肥房价十年涨了5倍。

长沙和武汉十年涨了3倍。 

说到武汉,我和大家说一个与武汉有关的故事。

我在清华教工商管理硕士(mba)上课,课后我们经常办沙龙,一起探讨中国经济的发展问题。

2007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们一帮人,在北京什刹海的游船上,一边看着风景,一边聊着楼市的话题。一个研究生说,我家是武汉的,我来给你们说说,我家乡的房地产。

他说武汉有一房地产开发商,2007年初卖房是3000元1平方米,一开盘就卖光了。老板拍大腿说,哎呀,卖亏了!卖亏了!下次开盘一定要卖6000元。3个月后开盘就卖6000元,结果一开盘又卖光了。老板又拍大腿说,哎呀,卖亏了!卖亏了!下次开盘咱卖9000元。结果9000元开盘还是一抢而空。老板最后发话说,这房子咱先不卖了,2008年一开盘就卖13000元,把房价提的高高的,涨得谁都买不起。反正咱们手里地也不多了。囤房卖高价!

听完这个故事你肯定要问,房地产商这么弄,咱们的政府就不管吗?

当然不是,听我跟你说。

 二、政府对楼市的宏观调控:

从2003--2013年,是中国房地产发展最快的阶段,也被称为房地产的黄金十年。

2003年中国爆发了非典疫情,非典之后为了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结果就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把房地产作为中国支柱性行业,从此开始拉开了房地产市场的大幕。

在2003年政府意识到,以前协议转让土地的做法存在很多问题。让开发商便宜拿土,这让政府税收减少不说,房价还控制不住,都是因为地价太便宜。结果一个重要转折点出现:就是8.31大限。

2004年8月31日,这是中国所有房地产商都难忘日子。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最后的期限。在这之后,所有的建设用地,都必须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的形式出让。这是中国土地政策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

政府的想法很清楚,就是要抑制房地产商的投资热。

土地价格高了、银行贷款难了、房地产商自然就望而却步。(或者说,你买地建房,房价高了大家买不起;按揭贷款首付比例相应提高,买房也难了,房地产商卖不出去房,你自然就不会玩命的建房。)

可是呢,政府的想法往往事与愿违!

为什么说事与愿违?没想到这十年来,政府对房地产是,年年出台新政策,试图调控房价。从2005年的国八条,到2013年的新国五条。出台了37次行政命令,来调控楼价。结果却是:出台一次政策,房价就涨一轮,再出台一次,又再涨一轮。

给大家的感受是:房价越调越高。

北上深广这些大城市更是以十倍价格往上涨。房价真是高不可攀。

今天回过头看,我觉得是:政府过于低估了市场需求。

既然土地政策紧缩了,银行信贷也紧缩了,那给市场信号是什么呢?就是房子供应会减少,可买房的需求却一点不少,这样一来,房价就会升。

我们说,买房需求可以一夜之间爆发出来,但房子的供给却不能迅速增加,因为一夜之间盖不出一栋楼来!

结果是:钱多房少,房价涨!

钱太多房太少,房价猛涨!   

我国政府宏观调控了这么多年,房价都没有调控下来,其实用经济学原理,可以很简单的解释清楚。

首先从需求看:

1、投资渠道少,股市又跌,大量资金没有去处。

2、通胀担忧,不买房,钱放着就贬值

3、买涨不买跌,越高越追,越追越高 

其次从供给看:

1、土地供应减少。我们看一线城市:北京四环以内已经没有了土地供应,不拆房就不能建新房。

深圳没有了空余土地,只能用填海来获得土地,土地没有增量,新建房源少,房子价格就上去了。上海和广州土地供应更加紧张。特大城市土地供应无法增加,地价贵,那房价怎么降下来呢? 

2、地方政府有卖地冲动。

地方政府希望地价拍得越高越好,为了维持地方财政收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利益上博弈;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博弈,开发商之间相互竞争,谁出价高地就被谁拿走。

三方博弈,地价降不下来。房价又怎能降下来? 

所以,纵观中国楼市20多年的历史,中国房价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虽然政府一直不断调控房地产市场,但中国的楼价一直没有降下来。

目前中国楼市的现状是:一线城市房价跌,二线城市房价平,三线城市房价涨。

那大家又会问了,中国楼市现在这种状况,是哪儿出现了问题? 这是政府的问题?还是市场的问题呢?

中国楼市的价格究竟该由谁来决定呢?

好了,就到这里,让我们下节课再见!

欢迎转发分享海报

打通你的经济学思维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韩秀云

发表文章11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20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清华韩秀云讲经济·投资篇

用经济学思维打开“上帝视角”

1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