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跟随印开蒲重走“威尔逊之路”

作者:葛维樱

2018-02-24·阅读时长20分钟

57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310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威尔逊 )

启程

我们的探寻从四川西部的宝兴县开始。即使睡着,身体跟着车七弯八拐,能感觉到高速公路很快结束,山路和超级山路间歇出现了。这是1908年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从成都到康定的线路,此前他已经两次从不同路线穿越了,这次最为艰险但他信心最足。1869年,英国传教士戴维在宝兴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件大熊猫标本,同时第一次向西方展示并引起轰动的,还有古老植物珙桐。威尔逊第一个带回了珙桐的种子,并成功引种存活,正是名声大噪的光景。“事实证明了,我所看到的森林和山脉的景观,伴随大量种类繁多的植物被发现、被采集,是对这次艰险旅程的回报。”威尔逊说。

现在宝兴戴维居住过的邓池沟附近,已经难以看到大片的珙桐了,珙桐在中国是被第一批列入濒危珍稀植物的。不过和熊猫一样,它也有“特殊的政治背景”。1961年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湖畔被满树飞舞白色的“中国鸽子树”吸引,得知是早年传自中国的物种,才使国内对珙桐有了认知。人工栽植这种树木似乎没被任何人想起过,四川当地人管它叫“汤巴梨”,因为果子和梨子差不多,只是像个汤勺,熊和鸟类喜欢吃。4月底正好有农民误砍了珙桐树而被罚,但山里人其实都不愿意砍这种树,“当柴火的话,不熬火,木质太松,稍微一烧就没了”。印开蒲允诺,到最后一定让我看到珙桐。

文章作者

葛维樱

发表文章5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24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梁启超

戊戌政变及代际断裂

100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