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料胎画珐琅西洋母子图笔筒

作者:李晶晶

2018-02-24·阅读时长6分钟

160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155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清乾隆御制料胎画珐琅西洋母子图笔筒 )

2007年11月27日在香港佳士得的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御制料胎画珐琅西洋母子图笔筒,以6752万港元,创下中国御制料胎画珐琅的世界拍卖纪录。得标者是台湾地区联电名誉董事长曹兴诚。

这件清乾隆御制料胎画珐琅西洋母子图笔筒,高8.5厘米,底刻双方框“乾隆年制”楷书款。笔筒方形,倭角,寓意“四面八方”。外壁四面对称卷草纹开光,内绘西洋母子图:母亲怀抱婴儿,神态祥和,婴儿依偎在母亲怀中,似在倾听母亲讲话,背景衬以茂盛的花草树木和西洋建筑。其细润的玻璃胎体与绚丽的珐琅彩相互映衬,清丽艳美,令人爱不释手,堪称乾隆时期料胎画珐琅器精品中的代表作。目前所知,全世界仅见另一件由美国藏家维克托·伊齐基尔(Victor Ezekiel)收藏之料胎画珐琅八角笔筒,主题虽同为西洋母子,但在用色或绘画表现手法上皆有不同,明显出自不同人之手,其珍贵自是不必多说。

画珐琅,是用珐琅釉料直接在金属胎上作画,再经烧制而成,富有绘画趣味,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珐琅画”。它起源于15世纪中叶欧洲比利时、法国、荷兰三国交界的佛博朗德斯地区。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李晶晶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5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城邦里的智者生活

希腊文化年精神寻踪

77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