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2-24·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863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4月24日,印花税大幅度下调情况下,沪深股市分别上涨9.29%和9.59%,以实施涨跌停板制度以来的第二大升幅被写进历史。这使人联想到“冠军”——2001年10月23日,证监会决定停止减持国有股,上证指数创下了9.86%的涨幅,深圳成分股更是涨停。政策并未能使市场出现转机,此前创出的1514点“政策底”并未宣告熊市的终结。
亚军涨幅还令人想到了季军,2002年6月24日,还是国务院发布停止执行证券市场国有股减持的规定,上证指数出现9.25%的涨幅。在收盘的1707点以上坚持了不到3周后,又开始了半年之久的调整,跌去近400点。那时的国有股减持,恐怕和时下的大小非减持一样,是压在投资者心头的第一魔咒,以致半年时间管理层连连给投资者减压,即便如此,也未能使市场重返牛市。
国有股减持就这样被无限期搁置下来,现在,经历了3年股改,对流通股支付了对价后,这些大小非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流通市场。并且,此时的“大小非”数量已经远非那时可比,因为股改基本完成后有一个“新老划断”,新股一上市就全流通,只不过战略投资者有一定时限的禁售期,发起人股份也存在禁售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通压力,却为后市带来重重危机。不妨以工商银行为例,其2006年9月IPO时A股市场发行130亿股,H股发行354亿股,而在这近500亿流通股背后却是3340亿股的总股本。工商银行曾向A股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58亿股,在18个月锁定期后,今年4月28日,其中仅29亿股将上市流通,这29亿股的流通即需要近200亿元的二级市场资金与之对应。更何况,在2008年剩下的日子里,将有9家银行迎来共计235亿限售股的解禁潮,按照4月24日的股价计算,总市值将近2738亿元。其中第二季度为限售股的解禁高峰期,共将解禁196亿股银行限售股,总市值约为2131亿元。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79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