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雅典的光荣与悲怆

作者:周濂

2018-02-24·阅读时长12分钟

64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497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里的阿伽门农面具 )

“如果我们懂得如何倾听,如何去爱,那么我们对于希腊的美景就不会只有无知的震撼。这里的风景有其姓名,它们与记忆紧密相连——我们在此受辱,我们在此荣耀;圣像上的鲜血从土里长出,风景立时变成丰盈且无所不包的历史,希腊朝圣者的整体精神因此陷入混乱之中。”

我是在希腊的最后一天才读到卡赞扎斯基这句话的,它被印在一本英文书的扉页上,书名叫做《雅典:从古代理想到现代城市的历史》,全书410页,都不如这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卡赞扎斯基是克里特岛人,他最为人知的作品是那部后来被好莱坞导演马丁·西克塞斯改编的《基督的最后诱惑》。1885年,卡赞扎斯基出生,当时希腊本土已经独立56年,克里特岛还在土耳其人的手里面。

文章作者

周濂

发表文章11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49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著有《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等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城邦里的智者生活

希腊文化年精神寻踪

77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