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龙门涧救援记

作者:丘濂

2018-02-24·阅读时长13分钟

41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660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迷失龙门涧

在4月4日16点40分拨打“110”报警之前,这支来自北京回龙观社区的登山队曾经出现过分歧。队员黄欣(化名)向本刊记者回忆:“发现迷路,大家都开始想办法。‘随风而动’建议去找绿野救援队(一支民间专业救援队)问路,我们于是先拨了‘114’,可是绿野没有在那里登记。‘板凳’说,要不打‘110’问路吧。于是我们拨打‘110’,希望对方指路,那边又让我们同时通知‘119’。我们确定了所在地是联通架设的107号光缆杆附近,还通过手机里一个简单的GPS导航软件,报出了经纬度的位置。我们并没有想到警方会马上出动人员来营救,只是单纯地想对方也许能提供一条路线。”

领队“欧珀莱”和另外一些队员并不支持报警。“欧珀莱”用无线电手台抄收到了另外一支在附近的登山队伍。“她告诉我们,那支队伍一个成员指点,从旁边的沟下去,就能找到出去的路,说不定也能和他们会合。”黄欣说。爬上107号杆所在的山梁,队伍花了将近4小时,所以一听要下沟,黄欣有些不太情愿。“领队估计下去会很快,两三个小时就能下山了,我们也就跟着她走了。”一位队员曾经在17点14分和家人用手机通话,内容大致是:我们已报警,警察让我们原地等待,但我们不想等到天黑……尽管我们现在没有找到路,但是有别的队伍的队员知道方向。我们向东下降找公路去了,以后就会没有信号了。门头沟区消防支队永定中队的队长张建国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正是队伍报警后移动,为救援增加了难度。他自2006年从廊坊武警学院的消防指挥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永定中队工作。“和被困人员失去联系,无法定位的情况我只遇过两次:一次是2008年北京五中地理老师任铁生在妙峰山失踪,后来家人报警,至今人未找到。另外就是这次。”

文章作者

丘濂

发表文章12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486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毕业于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美食、传统文化和城市话题爱好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清华基因

大学梦想与君子之道

101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