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斌
2018-02-24·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209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3月29日,星期日,伦敦阳光明媚。下午开始,泰晤士河上从普特尼桥到奇斯维克桥蜿蜒的河道两旁聚集了近25万人,人群中隐约可见荷枪实弹的警察,此前那些执著于要在G20中示威闹事的组织扬言这个下午会出现在这段6.779公里的河道边。直到16点了,没有任何示威的旗帜和人群出现。高度戒备的警察们心情愉快地见证了有着180年历史的牛津剑桥大学划船比赛的第155次较量。大约只用了17分钟的时间,“深蓝色”的牛津大学以3个半艇身的优势5年间第4次击败“浅蓝色”的剑桥大学。铅灰色的泰晤士河水见证了牛津大学在155次两校较量中的第75次胜利。虽然新世纪中,剑桥明显处于劣势,但是仍然以79次获胜在历史长河中艰难领先着。
1829年,剑桥圣约翰学院的学生查尔斯·梅里维尔兴致极高地找到在牛津大学读书的好友伍兹沃斯组织了历史上第一次牛津剑桥划船对抗赛,第二届比赛不知什么原因一下子推到了9年之后才举行。此后很长时间,两校最大的争议在于比赛的地点,130年前,终于选定了普特尼桥作为比赛的起点,再也没有改变过。唯一可以让这项比赛暂停下来的理由只有两次世界大战。
牛津与剑桥的对抗赛早已经成为了伦敦早春的一大景致,最多的时候可以吸引到近30万名现场观众,英国国内电视观众可达700万名,全球据说有超过1亿人通过电视直播分享了历时17分钟左右的也许是世界上目前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赛事。最近30年,两所名校在泰晤士河上交替统治。上世纪80年代,牛津创造了崭新的“深蓝时代”,上世纪90年代则是剑桥引以自豪的岁月,新世纪以来牛津仅让剑桥在2001、2004和2007年赢过3次。今年比赛开始之前,牛津的获胜呼声甚高,剑桥明显处于劣势。上世纪最后几年间,牛津队蒙受连续失利的耻辱后,采取了特别的措施,向全世界赛艇高手广发英雄帖,提供两年以下学制的学位,逐渐形成了“多国部队”,今年比赛的8位参赛桨手中有5名参加过北京奥运会的比赛,荷兰、克罗地亚、新西兰和美国明星级桨手与英国同学并肩比赛。相反,剑桥大学相对比较保守,不愿意为延揽赛艇明星而网开一面,队中多是英国本土的年轻选手,输给牛津早在大多数人的意料之中。
发表文章31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98人
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体育评论员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