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千
2018-02-24·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419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对撞机 )
从第一年的“起源”开始,还选择了“交流的方式”、“什么是智力”、“进化”、“记忆”、“时间”和“空间”等主题,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26年,成了剑桥的一个传统。2011年的主题是“美”,关于“美”的一系列讲座有:《美与吸引》,《美与快乐》,《美与真实》,《美与怪诞》,《星云的美与科学》,《声音之美》。2004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理论物理学家弗兰克·韦尔切克(Frank Wilczek)也被邀请来讲座,他的题目是《量子之美》。
讲座大厅早早地坐满,来晚了的人只能去另外一个大厅里面看现场直播。韦尔切克教授发问:自然中最基本的规律是美的吗?世界是一种完美观念的体现吗?是的,从科学的开端,人们就一直相信自然界是美的体现,一切定律都应该是美的,牛顿和麦克斯韦的理论证明了自然规律的美,而直到现代物理学,人们终于给出了响亮的答案:是的,自然规律就是美!古希腊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有一句名言:万物皆数(All Things are Numbers),他认为数学可以解释一切。他发现琴弦的长度可以决定音调的高低,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更是用数字解释一切的完美体现。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则直觉性地认为世界是由五种结构对称的多面体构成的,这大概也是最早的粒子物理学研究。柏拉图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叫做“柏拉图洞穴”(Plato's Cave),他认为人类所感知的世界并非是真实的世界,正如一个囚犯生活在一个洞穴里,终生只是面对一个空白墙壁,他所感知的整个世界其实都只是外面的真实世界在这个墙壁上的投影而已,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同样如此,是狭隘和片面的。而哲学家的任务则是走出这个洞穴,认识到真实的世界。
在科学的开端,这些朴素的观点展示了人们的朴素审美观,古代西方的哲学家们凭借直觉认为世界是美的,而美的重要标志就是对称。不仅是在古希腊,在古代中国,人们同样是以对称为美。朱光潜说“美和用总是统一的”,在中国,无论是用具、建筑,还是在太极和八卦的图案,甚至是小篆的字体,中国人都一直在追求对称美。直到近代,牛顿和麦克斯韦才证明,宇宙是美的。牛顿的力学体系解释宇宙是一个不停息的机器,引力是普遍存在的,天体间靠着引力的作用运转。同样的奇迹是牛顿对光的分解,牛顿仅用一个三棱镜就把一束白光分解,告诉人们光的组成,然后他又用另外一个透镜把单色光汇聚成一束白光。麦克斯韦的电磁场方程是物理学优美的典范,它让人们认识到一个对称的定律: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而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电场,这就是电磁波的传播方式,正是这一组方程让人类进入到现代社会。
发表文章326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3983人
喵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