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科特迪瓦:选举“双黄蛋”引爆的战争

作者:徐菁菁

2018-02-24·阅读时长11分钟

34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538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2010年12月3日,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示威者纵火抗议总统选举结果 )

国际红十字会4月1日称,仅3月29日,在冲突各方为控制西部城市迪埃奎而爆发的战斗就造成了至少800人死亡。30日,联合国安理会做出军事干预科特迪瓦的决定。4月4日,驻科特迪瓦维和部队和法国驻科特迪瓦的“独角兽”部队在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配合科特迪瓦前总理瓦塔拉的武装,对前总统巴博阵营的最后几个据点发起猛烈攻击。瓦塔拉的武装从3月28日起开始对前总统巴博控制的南部地区发起总攻,并在30日攻下位于中部的政治首都亚穆苏克罗,31日又以闪电般的速度控制了位于西南部的世界第一大可可出口港圣佩德罗,长驱直入包围了经济首都阿比让。在阿比让,两派武装连日来多次在总统府、巴博官邸和国家电视台等多处巴博阵营核心区域周围发生激烈交火,最终巴博于11日遭到逮捕。

科特迪瓦的两轮总统大选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去年10月31日的第一轮选举中,总统巴博的人民阵线赢得了38.04%的选票,领先瓦塔拉的共和人士联盟党近6个百分点。选举是在联合国的监督下进行的。联合国特使乔伊曾评论说,选举“和平而民主,选举的结果是在公平透明的过程中产生的”。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的选举观察代表团也表示:“在10月31日的总统选举中,我们的代表团没有观察到任何有损自由、可信和透明度的违规行为。”由于没有候选人获得了超过半数的选票,11月28日,巴博和瓦塔拉通过第二轮投票决定胜负。令人未曾想到的是,12月2日,科特迪瓦独立选举委员会宣布前总理瓦塔拉以54.1%的得票率获胜,前总统巴博的得票率仅为45.9%。但次日,宪法委员会宣布废除布瓦凯等7个北部城市的计票结果,现总统巴博在第二轮总统选举投票中以51.45%的得票率获胜。两人随后于12月4日分别宣誓就任总统,组建新政府。联合国、欧洲联盟、非盟等国际组织承认瓦塔拉当选,要求巴博交出权力,但多次斡旋皆无果而终,争端很快演变成了暴力冲突。

第二轮选举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依然是未解的谜团。荷兰非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教授史蒂芬·埃里斯告诉本刊,第三名候选人前总统亨利·科南·贝迪埃在第二轮退出选举,他的选民的流向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由于贝迪埃和瓦塔拉都曾是科特迪瓦前总统乌弗埃-博瓦尼的科特迪瓦民主党成员,“由此可以理解贝迪埃的选民会在第二轮投票中转投瓦塔拉”。这是外界判断瓦塔拉获胜的主要原因。但瓦塔拉的获胜也并非无可指责。“我认为瓦塔拉为获胜者的说法同样值得怀疑。”科特迪瓦独立政治分析师吉维斯·拉格克·格纳卡告诉本刊,“在第一轮选举中,注册选民投票率为83%。许多消息来源都认为在第二轮选举中,投票率不会超过70%。投票第二天,联合国的公报也如是认为。但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认可瓦塔拉获胜的选举委员会主席称投票率为81%。这样巨大的差异削弱了结果的可靠性。另外,包括欧盟、非盟的观察员在内的许多选举观察员都指出,在第二轮投票当天,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暴力活动,特别是在瓦塔拉阵营集中的北部。在这些地区,并没有被解除武装的内战中的叛军殴打了巴博的支持者。在一些投票点,巴博甚至一张票也没有得到。”

文章作者

徐菁菁

发表文章14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76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记者。写字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清华基因

大学梦想与君子之道

101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