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九
2018-02-24·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350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从宏观层面看,作为世界上的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关联度极高。2010年,中日两国的贸易额约为3000亿美元,其中中国从日本进口1768亿美元,向日本出口1212亿美元,中国对日本实现贸易逆差556亿美元,较2009年增加226亿美元。如果从相互依存度看,日本经济对于中国经济的依赖性更强,中国是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而日本是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而且在双边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逆差地位,日本则赚取了不菲的贸易顺差。从贸易结构看,日本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电气设备、汽车、钢铁和机械等,而中国向日本出口的主要是轻工业品和原材料,比如纺织品、煤炭和原油。
日本此次发生大地震后,对于中国经济最直接的负面冲击应该在于对相关产业供应链的影响,中国的汽车、电子等很多下游企业的关键零部件由日本企业供应,地震之后在短期内可能面临零部件短缺的风险。其次是日本经济如果持续低迷,作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最终也会减少对于中国产品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拖累中国经济。从积极的角度看,日本大地震导致很多日本企业对国内生产经营的不安全感,从而将更多产能转移至海外,只在本土保留最核心的资产,中国市场显然是最佳选择之一。另外,大地震带来的破坏使得日本国内一些行业的产能萎缩,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空缺。而灾后重建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也有可能给中国的部分企业带来订单。
从最新进展看,目前最引人关注的是农产品行业。随着日本各地陆续检测出蔬菜和水等食物中的核辐射量超标,在日本国内乃至全球都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一方面很多国家都开始停止进口部分日本农产品。同时,日本国内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也开始加大部分农产品进口。从日本震前的农产品结构来看,除了大米,其他主要食物的自给率都比较低,每年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在大地震和核泄漏之后,日本对于农产品的进口需求还将大幅增加,这将给其他一些相应的出口国带来较大的需求。目前中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最主要的几大产品分别是蔬菜、鸡肉、鱼贝类等,在日本的农产品进口结构中,50%左右的鸡肉、40%左右的蔬菜来自中国,中国的鱼贝类水产品对日本的进口比例也都较高。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700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