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4·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76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英国诗人奥登 )
英国诗人奥登1939年1月抵达纽约。那时他32岁,已经扬名海内外。他对美国并不了解,但他对美国的感情热切而坚定,在1946年成为美国公民。到他于1973年去世时,他做了近30年的美国公民。虽然他经常周游世界,但纽约一直是他的大本营。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艾丹·韦斯利在《奥登的时代》一书中说,美国改变了奥登的诗,他作为老师、随笔作家和文学沙龙领袖,也影响了美国的诗歌。
韦斯利提到,艾伦·金斯堡19岁时写过一篇评论奥登的文章,把奥登当偶像,年轻的西尔维亚·普拉斯说奥登是完美的诗人。但金斯堡在因为《嚎叫》而名声大噪后,曾尾随正在度假的奥登,要跟他讨论惠特曼的重要性,在被喝醉了的奥登拒绝后,金斯堡说奥登和他正在饮酒的朋友是“一群废物”,发誓要推翻奥登统治的“诗人共和国”。奥登的显赫地位对那些需要一个攻击目标的人来说很有用。
1940年6月,在英国下议院,有议员问及要不要把前一年赴美的W.H.奥登召回来服役?首相回答说,网球运动员H.W.奥斯汀已经答应,只要召唤他,他就会回国。但诗人一直没有回国。奥登穿越大西洋努力要回避的是他在英国的名声。在影响了先锋诗歌和左翼政治10年之后,他害怕要向官方的战时文化做出妥协。他在而立之年后到达美国,变成了另一种诗人——更口语化、更哲理化,在形式上更保守,在性取向上更公开——他是20世纪最著名的同性恋,但去美国时他已经结婚了,1936年他娶了托马斯·曼的女儿埃里卡·曼,是为了能让埃里卡拿到英国护照,逃脱纳粹的迫害。
发表文章604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