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九
2018-02-24·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143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2008年“4万亿”计划出台之后,地方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大举发债,以城投债为主的地方债务平台迅速膨胀,积累了不小的风险,尤其是去年6月的云南高速公路违约风波,更是让城投债的风险达到高潮。在监管部门的治理整顿下,地方债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不过,距离云南高速公路的风波仅仅过去一年半,国内以城投债为主的地方债再度活跃。银监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一共有393只城投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挂牌,筹资规模达到4686亿元,这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城投债4257亿元的筹资水平,几乎已经完全摆脱了去年云南城投的阴影。
城投债的再度活跃并非偶然,尤其在今年的经济背景下,城投债市场可谓供需两旺。从需求方来看,由于国内股票市场持续疲软,在现阶段能够实现投资保值增值的途径少之又少,而城投债给很多资金提供了一条难得的投资渠道,6%~10%的年化收益率,在当前市场背景下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这样的收益率远远高于定存、国债和银行理财等。加之城投债的发行由国家发改委审批,有地方政府的信用担保,在很多市场人士看来,其违约风险相当低,所以在近期得到了很多资金的大力追捧。今年前三季度,很多中小券商的前十大证券投资品种中,都出现了城投债的身影,在券商等很多机构的投资组合中,城投债占据了相当高的比重。
从根源上看,城投债的再度活跃来自地方政府的稳增长压力。由于今年上半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GDP增速全部放缓,地方政府的稳增长压力空前,下半年以来,各个地方政府开始密集推出各自的经济刺激计划,仅仅十几个省、市的刺激规模就超过10万亿元,规模之大甚至超过当年中央政府主导的4万亿刺激计划。但和地方政府的雄心壮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财政实力,在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金双双放缓的背景下,如果没有足够的融资能力,地方政府的蓝图就只能是画饼充饥。比如高调公布8000多亿元投资计划的长沙市,该市去年的财政收入为668亿元,土地出让金约为220多亿元,二者合计仅为800多亿元,如果仅仅依靠自有资金,其间的缺口显而易见。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城投债为主的地方融资平台也就再度迅速扩张,甚至去年曝出违约风波的云南高速公路,在经过资产重组之后,据悉已经在近期开始重启发债计划。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698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