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有色金属卷土重来

作者:谢九

2018-02-24·阅读时长6分钟

70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311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在全球及中国经济复苏的过程中,铜有望成为最先反弹的行业 )

有色金属本轮的强势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支撑。一是美联储宣布收购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制造了美元贬值预期,也由此引发了美元标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反弹。第二,从国内因素看,有色金属行业在今年前两月开始大幅减亏,去年12月,国内69家重点企业亏损高达59亿元,今年前两月亏损额大幅减少到38亿元。其中,20家铜企业净亏1.8亿元,而去年12月为亏损20亿元,目前除去一家铜企亏损达3.8亿元,铜行业已经实现整体盈利;21家电解铝企业前两月亏损29亿元,比去年12月亏损减少一半;14家铅锌企业前两月亏损3.9亿元,而去年12月亏损达13.7亿元;其他14家钨、钼、锡、锑企业减亏力度也在加大。其三是中国国储局和地方省市对铜、铝、锌、铅等有色金属进行收储,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投资者的想象空间。

作为周期性最强的行业之一,在中国经济开始止跌回稳之际,有色金属率先在资本市场发力是很正常的反应,不过,如果就此断言有色金属的春天已经到来还为时过早。影响有色金属价格的主要有三个因素——需求、库存和美元,就目前看,三大因素对于有色金属的基本面并不是太乐观,尤其是和有色金属股票近期的涨幅相比,显然是提前透支了基本面的好转。从有色金属不同的种类(铜、铝、铅、锌、锡、镍等)看,复苏的步伐也不尽相同,有些品种的确显示了复苏迹象,有些依然在底部徘徊,从年初至今的价格反弹幅度来看,铜和铅的表现最好,锡和镍表现最差。

目前看,有色金属的几大品种中,基本面相对较好的是铜。在过去几年的全球市场中,铜的供应不足成为常态,只有在去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铜的供应才首次出现44万吨的过剩。铜的供需紧张状态一方面因为生产能力有限,一方面因为“中国需求”因素在最近几年明显增强,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主要买家。最近几个月我国国储局利用低价收储铜是在境外市场进行,一方面说明了国内的供应不足,一方面也助长了国际市场铜价的反弹。在全球及中国经济复苏的过程中,铜有望成为最先反弹的行业,今年前两月的数据已经予以证实,1~2月,我国20家铜企业净亏1.8亿元,如果除去其中一家铜企亏损达3.8亿元之外,铜行业已经实现整体盈利,也是有色行业中唯一整体盈利的品种。我国对铜的需求主要集中于电力,消费比例接近50%,其次为家电和电子,分别为15%和10%,目前来看,支撑铜价的主要是我国大规模的电网改造工程,这将成为铜价反弹的重要因素。

文章作者

谢九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700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炮灰团,极端主义

追问《我的团长我的团》

72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