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围观“徐州号”参与撤侨

作者:宋晓军

2018-02-24·阅读时长3分钟

40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40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导弹护卫舰“徐州号 )

“我们已经习惯了美国海军从危机地区撤出美国公民。当下中国海军在利比亚正在做着同样的事情……”这是美国当地时间2月25日下午16点28分《连线》杂志发表的一篇博文的开头,这篇博文的题目是《中国导弹舰艇奔赴利比亚》。在北京时间2月25日中国决定派出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导弹护卫舰“徐州号”前往利比亚海域参与撤侨任务后,如果浏览互联网,你就会发现《连线》杂志上这篇博文的开头,恰恰是很多中国军事迷在网上围观“徐州号”参与撤侨时心态的最好写照。那么,中国海军舰艇第一次参加海外撤侨任务,在中国军事迷的眼里又有什么样的特殊意义呢?

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首次前往4000多海里外的亚丁湾护航,可以说是中国海军军事战略演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这次再往前推进1500海里前往地中海的利比亚海域,对于中国海军而言并非于距离上的延伸,而在于军事战略上的延伸。一般而言,军事战略可分为将武力作用于物理空间的实战和将武力作用于信息空间的威慑。就亚丁湾护航而言,由于双方的实力相差过大,且索马里海盗使用武力的企图单一,中国海军绝大部分的武力使用都属于威慑范围,即通过示形、鸣放枪炮和直升机驱赶等方式,迫使对方放弃劫持船只的企图。但是在利比亚海域为撤侨的轮船护航,情况则复杂了很多。首先,威胁方或作战方的装备及使用武力的企图、方式完全不确定。其次,战场环境完全是陌生的。第三,由于中国海军的舰艇是从反海盗护航临时转入参与撤侨任务的,所携带的武器装备很可能不配套。第四,可能面临着实战与威慑的瞬间转换。第五,由于可能的交战方并不是一个明确的国家武装力量,对方可能会忽视或不执行战争法中的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规则及制度。

军事迷们根据对前方情况的综合分析,认为利比亚一旦发生内战,从的黎波里至班加西的沿海海域都可能成为战场,因此中国海军“徐州号”导弹护卫舰所承担的主要作战任务应属于水面舰艇防御作战范畴。根据利比亚海空军武器装备的情况,军事迷们认为,中国海军舰艇应在防御作战中的干扰、抗击和规避三种手段中,主要选取以规避为主。一般而言,水面舰艇最大的威胁来自于空中,根据规避为主的原则,“徐州号”应该在电磁保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舰艇上的对空侦察、预警装备提前预警,并提早通知撤侨轮船做好防空准备和变速变向的机动规避。除了空中威慑,水面舰船的威胁还有来自于水下的威胁。对此,护航军舰一旦发现航线附近有不明潜艇活动或得到可能有潜艇活动的通报后,应马上启动防潜警戒程序,并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取不利于潜艇航行的浅水航线航行。如不能改变航线,应在加强防潜警戒的同时,尽快通知撤侨轮船高速曲折航行,迅速摆脱潜艇的威胁。必要时,军舰也可以向附近海域投放深水炸弹以驱赶不明潜艇。与防空、防潜一样,由于撤侨港口处于战乱地区,军舰应该利用自身观察预警装备的优势,及时掌握装载人员港口附近海域和岸上的威胁信息,必要时可以向威胁我撤侨轮船的不明武装力量发出明确的威慑信息。

文章作者

宋晓军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发展平衡力

国土资源的优化与升值

82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